古代台阶层数的讲究

古代台阶为什么常是十三层
2025-04-04 04:34: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建筑台阶的高低,是随着基座的高低而变化的,基座越高,台阶越多,在古代,台阶每层的高度和宽度是有定制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其宽自八寸五分至一尺为定,厚以四寸至五寸为定”,这是历代不能突破的定制。基座的高低自然关联到台阶踏跺的级数,即“阶级”的多少,“阶级”一词后来衍生为表明人们阶级身份的专用名词,可见台阶的等级标志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即使在同一组建筑群中,主次建筑之间,台阶的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用来区分建筑之间主从关系和等级关系,主要措施便是控制台基的等级。主人的身份越高,台阶的层数就越多,反之越少。台阶(在古代建筑学上术语叫踏跺)也分为不同的形式,一般的宫殿建筑台阶可分为如意台阶(踏跺)、垂带台阶(踏跺)、御路台阶(踏跺)。御路台阶是皇室正殿所特有的,台阶共分为三处,中间的一处叫“陛”,是一条斜铺的石头 ,上面刻着龙凤图案,御路台阶就是帝后通行的红地毯----御路。因为中间的石头称为陛石,所以皇帝的尊称“陛下”即由此而来。御路踏跺是规格最高的台阶;而由一条一条条石组成,从下到上,阶石逐步减短,叫做如意踏跺;这是一种最为随意的踏跺形式;而在如意踏跺两旁依斜度各安一条垂带石时,叫垂带踏跺;垂带踏跺的等级介于如意踏跺和御路踏跺之间。

回答2:

古代台阶的层数规定与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思想有关。在古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古代台阶的数量多为单数,以象征阳盛。同时,台阶的数量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不同的建筑或场所会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故宫三大殿的台阶上层都是9阶,这个数字象征着帝王是九五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六品七品员住宅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三级,以此类推,依宅主人的官阶品级而定。
总的来说,古代台阶层数的讲究与建筑等级有关,是封建社会思想的表现。在现代建筑中,除了基本的建筑设计通则外,没有特别的等级规定,一般都是因地制宜,以安全舒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