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是楚国人。伍子胥千辛万苦逃到吴国,帮助吴王灭楚国,掘楚王墓,鞭尸三百。为什么?

2025-04-01 19:27: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杀父兄之仇不共戴天)

回答2:

伍子胥的父亲当时是领兵将领,被楚王怀疑,夷族,只有伍子胥一人跑掉,后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治国练兵,几次打败楚国,后来攻破楚国都城,楚王虽然死了,仍然掘墓报仇。
当时的文化环境不一样,有人认为人死仇消,可是当时连孔夫子都说,九世之仇犹可报,因此很正常。

回答3:

因为楚王杀了他的家人,所以伍子胥要报仇。居然灾难发生的时候,伍子胥一夜白头。可以想象心中的痛苦,所以,后来挖墓,鞭尸。

回答4:

伍子胥父亲伍奢并兄弟伍尚为楚平王所杀。
因抓不到当代楚王,遂掘过世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

回答5:

因为厚付,没有厚待,所以一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