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遵循的是什么原理?

2025-02-24 13:57: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空气源热泵又叫空气源热水器,原理:
  空气源热水器,是采用制冷原理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来加热水的“热量搬运”装置。把一种沸点为零下10多℃的制冷剂通到交换机中,制冷剂通过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再经过压缩机加压做工,制冷剂的温度就能骤升至80-120℃。而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通到储水箱中的毛细管中对水放热,最后通过节流装置的降压作用再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就能再次到空气中吸收热量。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加热-放热”的工作流程。

  运用热泵工作原理制热,与空调制冷相反——国家制冷标准是1000瓦,电制冷2800瓦。根据热平衡的原理,同时最少产生2800瓦的热功率,加上输入的1000瓦的电功率,实际产生的热功率在3000——4000瓦,把这些热量输送到保温水箱,其耗电量只是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电热水器即使热效率100%,输入1000焦耳电也只有1000焦耳的热)。
  空气能热水器则不需要阳光,因此放在家里或室外都可以。太阳能热水器储存的水用完之后,很难再马上产生热水。如果电加热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空气能热水器只要有空气,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就可以24小时全天候承压运行。这样一来,即使用完一箱水,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再产生一箱热水。同时它也能从根本上消除了电热水器漏电、干烧以及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产生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克服了太阳能热水器阴雨天不能使用及安装不便等缺点,具有高安全、高节能、寿命长、不排放毒气等诸多优点。空气能热水器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15至20年

回答2:

  • 空气源热泵原理就是利用逆卡诺原理,以极少的电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热能,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在运行中,蒸发器从空气中的环境热能中吸取热量以蒸发传热工质,工质蒸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上升,高温蒸气通过永久黏结在贮水箱外表面的特制环形管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时,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了空气源热泵贮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工质通过膨胀阀返回到蒸发器,然后再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

  • 空气源热泵作为煤改电进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采暖方式,其发展更是热火朝天。空气源热泵的应用不仅是国家加快能源转型、推动节能减排、缓解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 空气源热泵的供热原理与传统的太阳能供热截然不同,空气源热泵以空气、水、太阳能等为低温热源,以电能为动力从低温侧吸取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热水通过循环系统直接送入用户作为热水供应或利用风机盘管进行小面积采暖。

参考资料

筑龙暖通网:http://blog.zhulong.com/u560219/blogdetail4776231.html

回答3:

  空气源热泵,遵循的是逆卡诺原理。

回答4:

回答5:

空气源热泵遵循的是逆卡诺原理。这一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空气源热泵能够以极少的电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并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将其变为高温热能,从而实现节能高效的供暖或制冷效果。
具体来说,空气源热泵在运行过程中,蒸发器会从空气中的环境热能中吸取热量以蒸发传热工质。随后,工质蒸气会被压缩机压缩,其压力和温度都会上升。接着,高温蒸气会通过贮水箱外表面的特制环形管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同时释放出热量传递给贮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工质会通过膨胀阀返回到蒸发器,再次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源热泵中的传热工质是一种特殊物质(如R22冷媒),在常压下其沸点为零下40℃,凝固点为零下100℃以下。这种物质在冷的时候是液体,容易被蒸发成气体,反之亦然。在实际运行中,空气源热泵中传热工质的蒸发极限温度为零下25℃左右,因此即使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如5℃甚至0℃(下雪的温度),仍然可以交换一些热能。
总的来说,空气源热泵利用逆卡诺原理,通过吸收、压缩、释放热量的过程,实现了从空气中提取热能并用于供暖或制冷的目的。这一技术不仅高效节能,而且环保可持续,因此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