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邓稼先被称为“两弹一星"?

xiexie
2024-11-22 03:23: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两弹一星指我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独立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壮举。建国后,面对美苏垄断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并到处挥舞“核大棒”的国际局面,我国决定自己发展核武器和航天技术,以增强本国的国际地位。1955年初,我国开始建立核工业。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随后,在周恩来、聂荣臻主持制定的我国两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即1956年到1967年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和1963年到1972年十年科技发展规划,都把发展核科技、核工业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1958年,我国开始制订了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开始起步。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依靠全国的支援,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力协同,执行“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指战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我国“两弹一星”计划的胜利实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回答2: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立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回答3:

根据《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一书称,“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卫星。

因为仅有核弹头而不能把它发射出去,也是达不到远程运送的目的,达不到中央提出的“原子弹武器化”的要求。导弹就承当了运输的作用,而且导弹还要承担运送常规弹头的作用,所以当时把导弹看得与核弹同等重要。当时我国仅刚刚研制出近程导弹,必须加紧研制中远程导弹。当时的七机部就是专分管导弹研制的部,二机部是专分管核弹头研制的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我国原子弹与中近程导弹首次结合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试验成功,这就是著名的“两弹一星”。
由于当时导弹的研制进度赶不上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是在塔上试验的,第二颗是飞机投放的。可见导弹的作用与核弹头一样重要。两者的结合叫“核导弹”,有时也笼统地叫原子弹。

回答4:

回答5:

) 瘁(  ) 勋(  ) 氢(  ) 聘(  ) 垠(  )萦(  ) 凛(  ) 铤(  ) 撑(  )懈怠( )癌症( ) 开拓( )
shǔ( )名 diàn( )基 孕育( )难堪( )鲜( )为人知 日曛( )
2、解释词语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至死不懈】:
【任人宰割】:
3、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4、查找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1)邓稼先----
(2) 杨振宁----
(3)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二、展示课导学(1、2、3小组展示;4、5、6班级展示)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文章第二部分详写了邓稼先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4、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5、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6、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深刻含义: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②“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你还能从文中找到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语句吗?

三、拓展提升
以“邓稼先给我的启示”为话题,谈学后收获。(抓邓稼先的“奉献精神、负责精神、坚强意志、精益求精、创新精神”等品质谈。)

课后训练学案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 ) 任人宰割( ) 至死不懈( ) 截然不同( ) 孕育( )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 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 ④妇孺皆知:
★★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3.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4.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5.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6.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迁移
7.课文第五部分中引用了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用300字左右的文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与联想,描绘邓稼先工作的环境。

8.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礼赞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2002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
黄昆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两弹”元勋──邓稼先:

9、拓展延伸
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
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
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
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
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
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
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
——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
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
1、本文从贝壳写起,升华出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

2、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什么?

3、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自选一处)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我的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