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
“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会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北京市(2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9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13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湖北省(7所)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7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
四川省(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山东省(7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3]
河南省(2所)
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吉林省(4所)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1所)
广西医科大学
广东省(6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辽宁省(3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市(4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湖南省(3所)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
重庆市(3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安徽省(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6所)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医科大学
江西省(1所)
东华理工大学[4]
福建省(3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云南省(1所)
云南大学
贵州省(2所)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甘肃省(2所)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5]
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
宁夏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1所)
内蒙古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所)
新疆医科大学
西藏自治区(1所)
西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