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认识和描述矿物的形态

2025-04-04 07:01: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际晶体形态特征的方法;

2.熟悉结晶矿物的晶体习性概念和习见晶体形态;

3.理解隐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和胶体矿物的概念并熟悉它们的习见集合体形态特征;

4.认真识别和掌握结晶矿物与隐晶质矿物、非晶矿物的形态特征差异。

二、难点

晶质矿物、隐晶质矿物和胶体矿物形态特征区别。

三、内容和方法

1.观察实际晶体的形态

实际晶体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单形组成和晶面花纹两方面。在结晶学部分讨论了理想晶体的形态,但在自然界中,由于晶体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较复杂,通常并不形成理想的晶体形态,表现在同一单形的晶面常未保持同形等大的特点,即常以歪晶出现,而且实际晶体的晶面也常不完整,这为认识实际晶体的形态增加了困难。所以在观察实际晶体的形态时一定要结合已学结晶学知识来进行观察,如应用对称知识将不同形等大的晶面联系起来;分析哪些晶面应是同一单形的晶面,哪些晶面不是同一单形的晶面;又如晶面数不完整时亦可用对称知识将缺少的晶面给予恢复,在此基础上认识实际晶体的形态。观察实际晶体的形态对同学们来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内容,本次实习只要求将理想晶体模型与实际晶体对照比较,认识实际晶体的形态。主要观察锆石、辉石、正长石、石英、方解石等。此外,观察聚形纹(石英、电气石、辉锑矿、黄铁矿)和聚片双晶纹(方解石、辉锑矿、蓝晶石、钠长石)。

2.观察描述矿物单体和集合体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据结晶习性分为三种类型,如表8所示。

表8晶体形态特征分类及矿物实例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分为显晶质矿物集合体(肉眼可辨认颗粒大小)、隐晶质矿物集合体(显微镜下可辨认颗粒大小)和胶态矿物集合体(在显微镜下也无法辨认颗粒的大小)。在观察描述集合体形态时分为显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和隐晶质矿物、胶态矿物集合体形态两大类。

显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形态及单体矿物的集合方式。

柱状:黄玉、辉锑矿、电气石放射状:阳起石、菊花石

纤维状:纤维石膏、蛇纹石石棉束状:透闪石

板状:黑钨矿、重晶石、石膏片状:云母、镜铁矿

鳞片状:锂云母、石墨粒状:橄榄石、石榴子石

结晶块状:石英、方解石、白云石

隐晶质矿物和胶态矿物集合体形态:由于肉眼无法分辨矿物集合体中的矿物单体的界线,因而集合体的形态以形成方式结合与实物类比来描述。

结核体:磷灰石、黄铁矿、方解石肾状体:赤铁矿

鲕状体:赤铁矿、铝土矿豆状体:铝土矿、赤铁矿

分泌体:晶腺、玛瑙杏仁状体:安山岩气孔中沸石、方解石

钟乳状体:钟乳石葡萄状体:硬锰矿、孔雀石

土状:高岭石粉末状:辉铜矿

被膜状:蓝铜矿皮壳状:菱锌矿

隐晶块状:铝土矿胶状体:蛇纹石

此外参观结核体、分泌体、钟乳状集合体的磨光面。

3.注意事项

(1)要根据标签提示内容进行认识观察和记录。

(2)观察矿物集合体形态时,首先要确定集合体中的矿物是显晶质、隐晶质或胶态,然后按各自的特点描述其矿物集合体的形态。显晶质矿物集合体要从单体习性着手,注意同种矿物单体,在不同方位的断面可呈现不同的几何形态,因此必须多观察,经统计、分析后才能确定单体的形态,进而观察其集合方式。

四、实习标本

①辉锑矿(2114) ②黑(白)云母(4303) ③石英(3124) ④石榴子石(4105)

⑤黑钨矿(7003) ⑥孔雀石(5013) ⑦赤铁矿(3105) ⑧褐铁矿(3305)

⑨方铅矿(2105) ⑩电气石(4301) (11)微斜长石(4407)

五、作业

1.观察实际晶体的形态,写出每个实际晶体是由哪些单形组成的。

2.参观聚形纹和聚片双晶纹的标本。

3.观察描述矿物集合体形态(由教师指定需描述的标本)。记录格式如下:

矿物学简明教程

六、思考题

1.如何观察实际晶体的形态,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有何体会?

2.聚形纹和聚片双晶纹有何区别?

3.如何划分矿物集合体形态?

4.为什么鲕状集合体不能称为粒状集合体?

5.为什么观察黄铁矿结核断面时,黄铁矿呈放射状?

6.将钟乳石描述为方解石的柱状集合体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