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刚过,我和沛爸起床,和往常一样各自去干家务活。沛爸要买好菜,并赶在上班前把菜烧好。我则洗衣服,收拾屋子,带孩子。
不一会儿,沛仔也醒了。只见他爬下床,径直跑到对面奶奶房间去。等我洗完了衣服,发现沛沛还坐在奶奶床上,低头刷抖音。他用手指熟练地往上翻屏幕,切换不同的抖音视频,而婆婆则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孩子玩。
这样的情形已经有好多次了,尽管我制止了多次。我特别郁闷,但还是尽量控制情绪,对婆婆说:“孩子这么小不能玩手机,总让孩子刷抖音,眼睛不仅会坏掉,还让孩子养成坏习惯。”
婆婆立即申辩:“是他自己要来玩的,又不是我给他玩。”
我只好跟她讲道理:“一岁多的孩子懂什么呢?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需要咱们大人去把关。孩子要玩刀,难道你也给他刀吗?这手机也是你给他打开的呀。”
婆婆就说:“我不给他就哭,大清早何必让孩子哭呢?”
我更无语了。很多老人带孩子的观念就是这样:不要把孩子惹哭,孩子要干什么就依着他。
我不再说话,试图拿走手机抱孩子离开。手机被拿走,沛仔哭得特别伤心,甚至对我的拥抱表示抗拒。孩子的眼泪和对我的抗拒让我特别难受,为什么我强调多遍的事情老人就是不肯听?为何我努力去正确管教孩子却招致家人的排斥?我错在哪里?
我沉默着抱小孩到客厅换衣服。不一会儿婆婆大叫“我走不了路啦!”可能是婆婆从床上起身,动作急了一点,脚踝关节突然像针扎一般疼,挪不动了。
沛爸闻声从厨房跑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婆婆便大声说:”让孩子玩几十分钟手机有什么关系?搞得我手忙脚乱,一着急把脚筋都扭伤了。”
老人脚走不了路我也担心,不说别的,上班既不能照顾她,又不能管孩子。可听到这句话却满心委屈,难道老人家纵容孩子玩手机还有理了吗?养孩子难道不要好好教育的吗?所以本来我是想问“你的脚没事吧?”结果就变成了“妈,你脚扭到了是在怪我吗?”
我们都表达了心中的不满,但是语气都是委屈的。之后都沉默了,一切照旧,我做家务,老公在厨房忙碌,沛仔在客厅玩耍,婆婆在旁边看着,但气氛特别沉闷。后来沛爸从厨房端面条出来,我喊婆婆吃早饭,老人也立即回应我,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育儿观念不一致,婆媳之间该怎么沟通,避免发生矛盾?1、给老人多灌输科学育儿知识。
很多时候,老人喜欢惯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什么要求都迁就满足。家长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应该的,尤其是三岁内的孩子,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但这个无条件,应该是针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行为,是对孩子正确的关心和爱。
纵容孩子玩手机,这种对孩子的满足不是爱,是深深的伤害。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新闻报道,扬州一个两岁女童玩手机时间太长,结果眼睛近视900°不可逆转。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从大人那模仿来的,毕竟幼小的孩子和大人朝夕相处,关系亲密。
我婆婆自己特别就喜欢玩手机。以前总是在孩子面前刷抖音,斗地主,已经被沛仔抢手机摔坏了一个。我就经常叮嘱她少当孩子面玩,对孩子影响不好。如今孩子才一岁多,就能如此熟练地刷抖音,不就是从奶奶那里学来的吗?
带孩子是很辛苦的,毕竟处于行走敏感期的孩子,一刻都安静不了。所以我也经常告诉婆婆:多让孩子自己玩,不打扰,大人在旁边照看,注意孩子的安全;孩子若是邀请我们玩,则积极参与,认真和孩子互动。比如沛仔经常能一个人把积木从收纳箱搬运到他的玩具车篓子,来回奔跑,玩了一遍又一遍,还不许别人动。那就让孩子自己玩,老人可以趁机歇息一下。
很多和我要上班养家,平时是家里老人在照看孩子的家庭,婆媳之间可以多交流沟通,多向老人家分享一些正确的科学的育儿知识。每天下班回家,要注意孩子有没有伤痕,询问掌握孩子一天的活动和饮食情况,及时纠正老人的错误做法。比如这几个月,我每天都会问一个问题“孩子在哪里玩了?人多不多?”因为沛仔抗拒戴口罩,我提醒婆婆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不安全。
2、提建议应注意表达方式。
因为观念不同,对于如何带孩子,上一辈人和我们之间经常会意见分歧。比如婆婆喜欢喂饭,反对给孩子穿纸尿裤,也认为看电视玩手机对孩子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我们都知道喂饭不仅剥夺了孩子训练手的能力及精细动作发展的机会,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他人,缺乏独立的不良习惯。
那有意见,该怎么对老人提出来呢?首先是尽量不要责备、批评、表达不满的看法。老人愿意帮忙带孩子让我们安心上班,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照顾孩子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如果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而且应当指出来。应当在尊重老人的基础上诚恳地表达,避免语气含有不满、指责、抱怨等情绪,让老人听了心里不舒服。
二是耐心讲道理。老人年纪大了,很多地方会像小孩一样坚持、固执、甚至任性不服气。我们要耐心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就比如穿开裆裤,沛沛是没穿过的,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但是奶奶却认为,他到现在一岁多不会自己去大小便,都是因为我给孩子穿尿不湿和闭裆裤的原因。她很想不通她的儿女、包括现在很多的小孩也都是光屁股穿开裆裤的,我为什么要给孩子兜尿不湿让孩子这么难受?
我们都是站在关心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是这一点直到现在都没办法和她沟通。婆婆尽管不赞成,大部分情况下也都尊重了我的做法。有时实在心疼孩子,就让孩子尿湿裤子。因为我反复告诉她,纸尿裤有厚薄可以换,穿开裆裤却一点都不卫生,还很容易造成孩子受伤,老人听进去了。
3、尽量让老人休息。
沛仔正是能走会跑四处搞破坏的时候,孩子精力充沛,破坏能力又强,既要满足他的活动要求,又要保证他的行动安全,几个小时下来是很累的。
所以老人帮忙带孩子,要尽量让他们休息。一般上午我和沛爸出门上班,婆婆帮我带孩子。中午孩子睡一觉,一般睡三小时左右,下午婆婆带孩子出门玩一到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孩子不用她管,家里别的事也不让她做。
晚饭后婆婆会出门散步或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回家玩手机斗地主,刷抖音什么的,我们都不拦着。
最后我想说出门上班养家不容易,老一辈在家带娃也不轻松,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老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媳妇应该指出来,但要注意方式,应尊重对方,肯定对方的付出,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减少婆媳之间矛盾的发生。一家人和睦相处,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我认为需要看婆婆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如果婆婆不是过分溺爱孩子,可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可以让婆婆帮助带孩子的,如果婆婆过于溺爱孩子,就不建议让婆婆帮忙带孩子了。
不该,育儿观念不一致让婆婆带孩子容易产生婆媳矛盾,影响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