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抑制火的主要原因是降低温度,使环境温度低于着火点,破坏引火源要素,从而抑制火势。
当有风经过时,能加快燃烧物质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并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可燃物表面温度下降,当环境温度低于着火点时,燃烧无法继续,也就不再产生火焰,火就能得到控制甚至熄灭。风速越大,降温作用越明显,灭火效果越好。
风可用于助火的主要原因是风能带来更多的氧气,并通过带动气体流动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更充分,从而助长火势。
比如风扇鼓风能使火炉里的火势更加旺盛:风扇不断向半密闭的火炉里吹风,给炉内带来了充足的氧气,使木柴和煤炭等物质燃烧得更剧烈更充分,虽然也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只要能保证炉内温度不低于着火点,燃烧就能继续,因此越扇炉火越旺。
扩展资料:
物质燃烧产生火需同时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和引火源。
首先,要想产生火,就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按物理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大类,可燃物在进行燃烧反应时是还原剂。
其次,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助燃剂的支持,自然界最常见的助燃剂是氧气,大部分燃烧都需要氧气,该条件有时也被称作氧化剂,其实在特定条件下,氟和氯等物质也可作为助燃剂。
最后就是引火源,能够提供可燃物开始燃烧的能源,最常见的引火源是高温,环境温度高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使可燃物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