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
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此外他还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当时由于他的施政,是魏国成为三国中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军事上他有著名的官渡之战,他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指的就是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曹操(155--220)是东汉末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