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她由好变坏的过程,(整天活在灭绝的影响下不变都难,当然自己性格也是部分原因)由于文中涉及很少,分析起来相当困难。这里只是简单分析一下,也许很难周全。个人感觉芷若前后变化非常剧烈,也非常突然,加上变化过程中的心理,作者几乎只字未提,文中涉及此处的部分,猜测的成分比较大。
第一部分:盗剑之前的芷若
盗剑之前的芷若,总体上来讲是一个天真善良又略带世故的少女,性格方面斯文端庄,楚楚可怜。
(1)芷若的成熟。个人认为芷若表现出了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点在芷若的初次登场当中表现的很充分。看下面两段原文:
“周芷若道:“小相公,你若不吃,老道长心里不快,他也吃不下饭,岂不是害得他肚饿了?”张无忌心想不错,当周芷若将饭送到嘴边时,张口便吃了。周芷若将鱼骨鸡骨细心剔除干净,每口饭中再加上肉汁,张无忌吃得十分香甜,将一大碗饭都吃光了。”
“周芷若回上船去,从怀中取出一块小手帕,替他抹去了眼泪,对他微微一笑,将手帕塞在他衣襟之中,这才回到岸上。”
当时芷若才10岁大小,但是从她劝解无忌的话,以及喂饭时的细心来看,她表现出了一种成熟。这点也许和她的家世有关,看下面一段话:
“周芷若垂泪道:“我就跟爹爹两个住在船上,再没……再没别的人了。””
芷若是一个贫困的渔家女孩,并且母亲早逝,与老父相依为命。俗语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芷若成熟稳重的素质是从小养成的。这一点对她后来的性格影响很大,成熟的人一般比较理性,表现出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和服从。
(2)芷若的善良。芷若后来的表现往往让人误认为她本质上心狠手辣,这点是对芷若很大的误解,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芷若表现的非常善良。这个不用多说,看几个例子:
“周芷若道:“倘若这两位并未存心得罪师姐,以小妹之见,不如一笑而罢,化敌为友。””
这是芷若为无忌和蛛儿求情,此时她还不认识二人,为了陌生人而求情,可见芷若的善良。
“灭绝师太见蛛儿倒在张无忌身旁,嫌她碍手碍脚,左手袍袖一拂,已将她身子卷起,向
后掷出。周芷若抢上一步接住,将她轻轻放在地下。”
“周芷若抢上去扶了她起来,在她胸口推拿好一会,蛛儿方始转醒。”
这两处是芷若照顾蛛儿的细节。
(3)芷若的圆滑。这个应该算是芷若性格中的一点特色,其实也是她成熟一面的深化。芷若虽然善良,但她不会像蛛儿和小昭那样挺身而出,而是通过巧妙的方式达到目的。这点到底好不好呢?个人认为不能用要与不好来评价这点,这只是性格特征,无好坏之分,并且此时的芷若并不做坏事。芷若在无忌受灭绝三掌以及光明顶无忌被围的时候,通过巧妙的方式帮助无忌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另外,无忌初遇芷若的时候,蛛儿就说她心机好重,也是这方面的体现。
(4)芷若的斯文。这个也不用多说,芷若无论和谁说话都是慢条斯理,很有礼貌的。例如,初遇无忌和蛛儿的时候:
“那女郎点点头,斯斯文文的说道:“请问两位尊姓大名?因何伤我师姊?””
“转身向那村女道:“小妹无礼,想请教姐姐的高招。””
对敌人况且如此,可见芷若礼数之周到。重视礼数也是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体现,芷若处处透露着大家闺秀的风范。
5)芷若的拘谨。在芷若的性格当中,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荣辱之心很重,别人的看法往往能够左右芷若的行为,使她不能随意而为,有时候甚至违背自己的心愿。看个例子:
“蛛儿道:“周姊姊,求求你,快去瞧他伤得重不重。”周芷若一颗心突突跳动,听蛛儿求得恳切,原想过去瞧瞧,但众目睽睽之下,以她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如何敢去看视一个青年的伤势?何况伤他之人正是自己师父,这一过去,虽非公然反叛本门,究是对师父大大不敬,是以跨了一步,却又缩回。”
她本想去看下无忌的伤势,但想到“众目睽睽”就觉得胆怯。
“周芷若望向师父,只见她神色漠然,既非许可,亦非不准,一刹那间心中转过了无数念头:“今日局面已然尴尬无比,张公子如此待我,师父必当我和他私有情弊,从此我便成了峨嵋派的弃徒,成为武林中所不齿的叛逆。大地茫茫,教我到何处去觅归宿之地?张公子待我不错,但我决不是存心为了他而背叛师门。””
这段是在无忌抱她之后的心理活动,芷若非常害怕成为“武林中所不齿的叛逆”,她的名誉观念很强。这一点也为后来芷若的歇斯底里埋下了伏笔,很多人不太明白芷若当时为何如此决绝,这其中的因素就包括她的荣辱观。看下无忌弃婚后芷若的话:
“说着揭下头顶珠冠,伸手抓去,手掌中抓了一把珍珠,抛开凤冠,双手一搓,满掌珍珠尽数成为粉末,簌簌而落,说道:“我周芷若不雪今日之辱,有如此珠。””
她所强调的正是“今日之辱”。
(6)芷若的才华。这段专门讲一下芷若作为“政治女性”所具有的才能。
第一点:做事情细心,考虑的比较周全。看个例子:
“周芷若忽道:“众位师兄小心,提防袋中藏有毒物。””
第二点:天资聪颖,是个练武的好材料。这点不用多说。
第三点:口才比较好。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往往能够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表现这点的有两处最为精彩,一处是芷若和赵敏万安寺斗嘴,惹得赵敏大怒;二是逼宫那里和金花婆婆的理论,也让金花婆婆无语。
第四点:芷若对政治具有天生的敏(和谐)感性,这点在逼宫那段表现的最为明显。开始的时候芷若处于不利的位置,在丁敏君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前,芷若落于下风,当时:
“这几句话说来半点力道也无,有些同门本来不作左右袒,听了也不禁暗暗摇头。”
本来同情她的同门发现她有气无力,也不再支持这个小掌门。但金花婆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她不但袒护丁敏君,并且拼掉性命也要维护师门的荣誉,也许她不是有意为之,但这些行为暗合政治运作的特性,使她化解了这次危机。
(7)芷若的楚楚可怜。芷若表面上斯文柔弱,总体上给人一种楚楚可怜,我见犹怜的印象。表现她这方面特性的地方很多了。比如在无忌看来芷若比他小了好多,实际上也就2岁左右。蛛儿也称她为“小姑娘”,实际上蛛儿还没芷若大。这些看法都是来源于她柔弱的外表。书里面不下十次的“身子一软”更为芷若楚楚可怜的形象做了充分的注脚。
(8)芷若的天真。芷若的天真更多的表现在感情方面,有时候大家会认为芷若是灭绝第二,这是种很深的误解。芷若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天真的,她对无忌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少女情怀,充满了幻想和憧憬。这里面表现最充分的就是在灭绝向她讲述孤鸿子和杨逍的恩怨的时候,她总是心不在焉的往无忌身上联想,而这个时候她刚刚发了那个毒誓,但她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而是在思念她的情郎。
总体上来讲,开始的时候,芷若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性格端庄文静,成熟稳重,很重礼数和名誉,天真而又带点世故,并且颇具才华。容貌极美而又楚楚可怜。可以说是儒家文化塑造的完美女性。有时候想到芷若后来的变坏,就觉得很心痛,我比较喜欢这种女孩子,理性冷静的外表之下有一股很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