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在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就开启了。
那时候,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孙子倡导的“为将五德——智信严仁勇”,在曼德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遵循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策略,认为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而在27年的铁窗岁月里,中国革命的经验影响着曼德拉。在他与帮他撰写自传《漫漫自由路》的老朋友理查德·施腾格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革命的推崇。
曼德拉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他读到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通过这本书,曼德拉对中国革命、长征、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有了深刻的了解。
扩展资料: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
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
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其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曼德拉与中国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