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燕地的青草刚刚萌发,就像是碧绿的细丝,而秦地的桑树已经繁荣茂盛,低垂着绿枝。“燕草”,燕地的草。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是诗中女子丈夫征守的地方。“秦桑”,秦地的桑树。秦,今陕西关中一带,是思妇所居之地。这两句在顺序上属于倒装,思妇目睹秦地桑叶低绿的暮春景象,而遥想燕北一带的景色。燕地寒冷,秦地相对偏暖,因此当秦桑绿枝低垂之时,燕草还像碧丝一般。
思妇眼前所见是秦桑,心中所念却是燕草,说明她无意于欣赏春光,而是触景生情,惦念征人。这是以比兴开篇,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由眼前景物入手,引起后文相思,这从《诗经》开始就一直是民歌中常见的开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