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路
1、写出当时时代环境的艰辛。
2、写出具体的事情。
3、谈谈感想。
二、爷爷奶奶对春节的回忆
奶奶的父亲是贫农,奶奶小时候(8岁之前)不像咱们现在这样幸福,她没有新衣服,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衣服,过年穿着爸爸的烂衣服,剪短,就是她的新衣裳,不过奶奶说当时中国太穷,家乡河源也是一穷二白,没有过年的那种欲望,过年一个鸡腿就知足了。
奶奶八岁卖给上中农做童养媳,在中农家担水做家务,中农也待奶奶不薄,春节吃的很好,有海鲜、腊肠,这让我改变了对童养媳的看法,以前书上学的都是童养媳是受虐待的,然而好像并非如此。
奶奶除夕那天要上墟摘木瓜叶,去腥,做过年独有的菜——红枣猪脚,奶奶说过年要有这道菜,才算浓浓的年味,不过现在这道菜在我们这辈现在过年都没做了。
奶奶说完这些,回望了这一生发生的过年的点点滴滴,奶奶感慨道,小时候,因为穷,对过年没什么期盼,出门都不太想,对肉没太大的欲望,对人生也没有太多的规划,就是种田。
老了之后比较想过年,因为家里人都会回来聚,但是也许一个人经历了太多,很多都看淡了。奶奶这一生虽说对过年的心静都是淡淡的,但年的记忆在她心中却已经无法磨灭的。
春节的习俗:
1、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
2、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春节习俗,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又称“吃团圆饭”。除夕饮食习俗。因除夕年饭既有祝贺丰收、庆祝全家团圆之意,又有驱疫健身、图吉纳福之愿望,故极有讲究。
你好,
老人一般都注重饮食,
但在节假日,
尤其儿女团聚的春节,
容易高兴过头,
喝多了酒,
对身体不好,
它们那个年代很苦,
所以一般只会感慨,
不会太在意现在的春节。
一般爱送老年人补品,如补钙的,还有买衣服也行,就看奶奶和爷爷喜欢什么,缺少什么,就买什么为好,还有是买他们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贵重的食品也很不错,龙虾,海参,都是老年人不舍得买的食品,也是让老人在过年时候品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