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长途迁徙的路线为什么经年不变

2025-02-22 21:53: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候鸟,是随季节作定时迁徙的鸟类。它们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时只是从山的南坡来到北坡,而后返回。有时则要远涉重洋,例如金鸥,每年秋季从北冰洋迁往南半球的阿根廷越冬,第二年春天飞回原地繁殖后代,往返2万公里。
  然而,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法则,鸟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没有摒奔“迁徙”这一行为呢?是什么力量迫使他们进行如此长途跋涉?它们又是怎样准确无误地往返两地?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些问题,但迄今为止,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一些科学家认为:候鸟的迁徙是由自身“能量消耗”驱动的,称之为“能量消耗论”。迁徙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如鸟从北方迁飞南方,昼夜所消耗的能量比在30摄 氏度定居条件下要多6倍。但到气候温和的南方能节约大量用于调节体温的能量。所以,在越冬季节,“迁徙”所消耗的能量比“定居”的多得多。此外,在北方 “定居”的鸟类,它们与候鸟相比,还有一笔辅助性的开支一一在夏末秋初还必须换上一身厚厚的羽毛,以抵御寒潮的袭击。而这一能量。就大致相当于候鸟每年迁 飞所需的能量。可以说候鸟到南方去的往返票价,相当于在北方添置衣服和取暖材料所花的钱。但这仅仅指能量消耗而言的。实际上有远距离迁徙习惯的鸟类,是不 可能在故乡(北方)越冬的。它们在冬天,身上没有稠密的羽毛,更缺少越冬的食物。因此,若让燕子在北方越冬是不可想像的一一它们会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