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林檎果实大而味香,果肉利用率高,营养丰富,可鲜食,但以加工利用为主,是食品工业原料,每100g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5~17g、蛋白质0.66~0.8g、脂肪0.2~0.25g、钙255mg、磷55mg、铁0.45mg、维生素C24~35mg,还有硫胺素、胡萝卜素、核黄素、果胶质及红色素等,制品色香味独特,是优良的保健食品,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作用。而且其产量高,株产最高1000~1500kg,栽培容易,广西靖西县作为新开发资源重点发展,正建万亩商品生产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将越来越大,发展富宁林檎将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附:花红(沙果、文林郎果、林檎)
学名 M.asiatica Nakai
与富宁林檎同属植物。主产温带地区,我国亚热带及南亚热带北缘有分布。云南南部,红河州的蒙自、建水、石屏等县海拔1270~1400m,年平均气温18.6℃的坝区及周围低山区有零星种植。小乔木,树冠圆头形,枝条下垂,嫩枝具短茸毛。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嫩叶有白色茸毛。花较大、浅红色、雄蕊17~20,花柱4。果实扁圆形,横径3.4cm,纵径4.3cm,平均单果重约32g,果皮黄绿色,成熟时阳面鲜红色,宿萼。4月开花,7月采收。压条或嫁接繁殖,以山定子或海棠果为砧。种植后3年结果,11年生树株产15kg,最高65kg,大小年明显。抗逆性强、耐寒,热区种植易受天牛危害。以砂壤土种植果实品质最好,其他土壤栽培果实虽大,但果味欠佳。花红品种较多,热区栽培品种以“黄果花红”为主,果实扁圆形,皮色黄白带红晕,果肉乳白色,味酸甜。果实可食部分占70.2%,可溶性固形物11.8%,还原糖7.9%、蔗糖1.68%,酸0.63%、糖酸比15.2∶1,Vc1.1mg/100g,通常供鲜食或加工果干、果丹皮用,果皮可酿酒。黄皮花红可贮藏1个月,耐运输,适合山区发展。
(梁景斌 李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