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有的不是
如果皇帝登基时年龄小,他登基时没有妻妾,在他长大后才会大婚立皇后。比如顺治,康熙,同治,光绪。
其他的皇帝会立自己做亲王时的正福晋为皇后,但当他们的这位皇后过世了,他们还会再立其他的妃子为皇后。只有咸丰是一个例外,他继位前一年时福晋已经过世了,他继位时没有正福晋,他就把贞贵妃(慈安)立为皇后。
清朝只有两个皇帝废过皇后,一个是顺治,另一个是乾隆。皇后不比妃嫔,是不可轻易废除的。废皇后首先要有个服众的借口,比如顺治废后时用的是以“皇后嗜奢侈,又妒”为借口废除的。其次是要政治局势要允许,如果政局不稳,皇后的废除势必会加剧动荡,清朝的皇后一般都来自显赫的家族,废后势必会影响到朝中大局的稳定。再者还要想好如何平衡皇后废除后的政治局势,要想好废后之后的处理办法。比如顺治废除了皇后,但为了保持政治局势的平衡,又立了废后的侄女,同样为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为后(孝惠章皇后)。
而乾隆的继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乌拉那拉氏生前她并未正式被废,她依旧是名誉上的皇后,只是她的册宝夹纸被收回,后宫的大权被移交给了令皇贵妃,而且乌拉那拉氏的待遇也被将成了低级嫔妃的待遇。在她死后也是以皇贵妃的待遇下葬的。这一切都是乾隆变向的不承认乌拉那拉氏为他的皇后。
因为废后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皇帝除非实在忍无可忍才会废后。要不,就算他再不喜欢皇后,他最多也是把她放一边当个摆设,宠幸其他妃嫔,绝不会考虑废后。
皇后是皇帝的正室,如皇帝在未登记前即有妻室,一般正室在其登基后会被封为皇后;如皇帝在登基前未婚,曾将会在其亲政前举行大婚,册立皇后,同时宣布皇帝成年,可亲自处理政务;还有一些皇后的名号是在其死后由皇帝追封的,一般为皇帝所宠爱的皇妃。废皇后一事一般为国之大事,因为皇后拥有母仪天下的尊贵地位,一般在未发生重大失德失仪的情况下不会被废。当然,由于在封建社会多为包办婚姻,也有因为皇帝不喜欢而编造理由将其废黜的。
基本上历朝的皇上迎娶的正宫娘娘都是有着政治关系的。如刘彻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康熙的第一位皇后索尼图孙女。就算在阿哥时期已经有了正福晋,当上皇上之后要封皇后的话也是另行再办。除非正福晋满足当时情形下的一切条件。
废皇后的话就要根据“三从四德”来了。
不一定是。康熙是成为皇帝后才有了第一位皇后。而且待她去世后又新立了皇后。反正清代皇后比皇帝多。
废后不只是皇帝说了就算得,大多是利益关系。会严重影响时局的
正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