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应该提高网络货运平台准入资质。网络货运平台采用实名制注册,对注册身份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要求货主和运输企业上传营业执照、道路货运经营资质等信息,客服通过公信网查看证件真实性;对于车主除认证身份证真实性以外,还需持有与其驾驶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及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并通过相关平台比对是否符合证件真实性。审核未通过的,均拒绝通过认证,也不能进行平台交易流程的操作。
2.平台自身要做到运营服务的标准化和安全防范。网络货运是基于信息化系统面向国内整车、零担市场推出的优质、规范、标准化服务。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统一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在流程方面,实现全流程监管,保证全流程透明化和可控性;在安全保障方面,采用托运方支付全款,平台按交易流程预付及结算的方式支付运费,避免发布虚假的车货源信息以及实际承运人的不规范运输行为,同时实行保险先行、赔付先行的关系人权益保障制度,确保托运方和实际承运人双方利益不受损害。拓宽了网络货运业务范围,利用物流公司的物流资源和网络货运资质优势,将网络货运业务范围延伸到多式联运业务上,进一步提升物流运输组织效率。
3.目前,同城货运正在发展黄金期。市场实际需求确切,虽然比较碎片化但潜力大,正好符合滴滴开辟新局面所需要的市场空间需求。更多增长需要参与其中的角色加速自身模式创新,服务优化,进而提升市场和物流产品的体验。
另一方面,“同城货运一直存在三大问题——计费标准存在分歧;搬运服务的乱收费;服务流程的非标化。”货运行业的集中度低、互联网化程度更低且消费者需求低频分散,因此一直缺少相对规范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广义上属于典型的非标品业务。所以我们不仅要制定相对规范的行业准则和标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加强平台安全防范意识。
我认为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于相关平台的监督和管理,让他们逐步的去完善自己的系统,确保乘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