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抽动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不多。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氟哌啶醇、泰必利对改善与缓解明显及严重抽动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因疗效个体差异大,副作用明显、服用时间长、停药后症状易反复,且缺乏对患儿整体功能调整,无心理及行为状态的调整作用,从而使其难以为大多数患儿及家长接受。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抽动症的临床研究却相当活跃。禀赋不足和五志过极是促成小儿对抽动症的易感性和导致小儿罹患抽动症的主要内在病因。此外,长期饮食失节、恣食甘厚,可酿生痰热、扰动肝阳,进而成为诱发抽动症的病因之一。抽动症患儿共存的内在病因、基本病机和临床症候特点是探寻和确定小儿抽动症中医基本治法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基础,故而滋肾育阴、平肝息风、开郁化痰、清心安神成为小儿抽动症的基本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