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苦读 解答

2025-02-22 12:02: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不得不改嫁了长山朱姓人。
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非常感激,于是离家到南都去读书。
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都没有脱下衣服来睡觉。有时夜里发困时,他就用冷水洗脸。经常连稠粥也吃不上,只能等到太阳落山了才吃点东西。于是终于精通《六经》的要义,慷慨激昂,有了担负起国家兴盛的大志。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仲淹年少家贫,能孝敬母亲,胸怀大志,发奋苦读,废寝忘食,是一个能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人。

回答2:

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失去父亲
去之南都入学舍 之:动词,到、往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之 :助词,的

中心:表现了少年范仲淹胸怀大志,心怀天下的优秀品质。

回答3: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失去父亲
去之南都入学舍 之:动词,到、往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之 :助词,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