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5-04-07 22:57: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竞争情报领域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加强,竞争情报日益受到一些公司企业的重视。但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文章:企业建立竞争情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观念上看,人们对“竞争情报”这一概念仍存有相当的戒意。提起情报工作人员,他们往往联想起神秘的间谍。这种观念既限制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竞争情报工作;同时也会妨碍竞争情报工作的正常开展。专职竞争情报人员承认,他们的工作可能看似间谍或商业侦探活动,但他们大多数信息的来源是公开的,而且是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收集的。

  (2)从政府行为上看,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竞争情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竞争情报活动投入较少,影响了竞争情报的发展进程。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日本人一向以注重情报著称。二战后,每年日本政府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发展情报信息产业,并且向日本企业免费提供。日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与其对竞争情报的重视不无关联。

  (3)从技术上看,对信息源开发和利用的滞后,使中国的竞争情报很难进行深入研究。在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知晓信息源、如何利用信息源、如何创建和维护信息源,是情报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而如何从定量的角度,采用先进的方法模型来分析信息,更是情报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4)从现状看,目前中国竞争情报机构存在三种分野。一类是以公司形式运营的专业竞争情报机构。主要承担其他公司企业的竞争情报项目,提供情报服务;一类是录属于高校或事业单位的情报研究机构。这种机构在竞争情报的基础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动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前沿发展能提出富于远见的判断;一类是组织机构自设的竞争情报部。它们主要进行市场情报、技术情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分析。这三种主体构成竞争情报组织的三种模式。

  它们从不同侧重点上丰富着中国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实践。但是这种各成体系的形式,也阻碍了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与发展。以竞争情报为运作对象的信息公司会作一些关于竞争情报知识的宣传,但其目标是在于一个公司的运转与盈利。高校系统的情报机构与系统以外的世界少有接触,他们的工作往往受制于系统的需要,成为系统的一个附庸。它们可能成为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前沿,但在实践上与市场严重脱节。它们与外部联系处于一种自发的、临时性的状态:一方面,没有形成支持研究工作的稳定的外部专家群体;另一方面,机构内部的研究人员参与外部与研究有关的活动或工作有待加强。而企业的竞争情报部门只服务于公司的业绩,基本不涉及竞争情报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局面其实是一种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的浪费。(相关文章:竞争情报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几何?)

  (5)从竞争情报从业人员来看,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覆盖范围狭窄。专业研究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不到30%,专业绝大部分为工程技术人员;此外有少量经济学、外语、数学等专业人才。这种人员组成大大妨碍了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发展。

回答2:

你好,我是做情报培训的,谁需要可以和我联系啊。
关于楼上的问题,我和国内五百强的情报部门相关负责人经常联系,所以可以说的直接一点:
1,人才奇缺,国内没有专家可以单独上情报系统。
2,很多企业想要的情报始终拿不到。
3,情报方面的人才大多数是理论派和兼职的。
4,人力物力投入不够,情报工作不能持续开展。
5,情报部门经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6,技术情报方面的专家极少,某些行业甚至根本找不到。

有什么不理解的记得给我电话哈。 期待给个好评!

回答3:

同样是安财的路过。。等答案中。。。

回答4:

明天就交作业了,你还等?在网上多看看,多找找吧,不要一味的找和题目一样的,能挂边的都行。

同样安财的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