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人怎样进行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来帮助完成的运动。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的活动度,防止肌肉痉挛及废用性萎缩。这种运动包括使用机械力、他人之力及本人健康肢体的力量。机械力如借助康复床、各种康复治疗仪或器械使瘫痪肢体随机械运动而被动运动。他人之力主要是由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活动患者的瘫肢。用本人健康肢体的力量来帮助瘫肢运动是病人常用的方法。如用健侧手来帮助病侧手伸屈或上肢的屈伸、旋转和抬举,将健康下肢放在瘫肢下面帮助抬举等。
被动运动要按顺序进行,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力求伸要伸得直,屈要屈得充分,并应按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做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如肩关节要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转和上举等运动。前臂要内收、外旋;肘关节要屈、伸、旋前、旋后;手和指要屈曲,伸展,作各指和拇指的对指、分指运动;髋要内旋、外旋、内转、外转;膝关节要屈、伸;踝关节要背曲、内翻、外翻;足趾要屈、伸等。同时,还应注意运动要缓慢而柔和,要有节律性,避免用暴力强行牵拉和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和引起疼痛。如果出现疼痛,说明运动量或运动范围太大,应适当控制。而那种认为“不痛就不会有效”的说法是不对的。特别是早期软瘫患者,肌肉松弛,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更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关节半脱位或损伤关节。
脑血管病人怎样进行主动运动?
不完全性瘫痪或完全性偏瘫患者,随着病情的稳定和肌力的进步,便应鼓励病人主动做肢体功能锻炼,以达到恢复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肢体和肌肉的协调能力。
主动运动应根据病人的肌力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总的原则是训练动作由简到繁,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由单一关节到整体活动,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并应做好防护,以免造成关节和肌肉损伤。
不能下床的患者,自己要外展肩关节,同时还要做向后的运动,屈曲和伸展肘关节、腕关节,并做握拳和伸掌运动。下肢要坚持外展和内旋运动,屈曲下肢,以锻炼下肢的肌力和关节的功能。
偏瘫患者一般下肢功能的恢复较上肢快,所以更应及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练习行走时可先让病人原地踏步,再练习迈步。若患者抬脚有困难时,可在患者的脚上系一条绳子,由扶持者协助提脚迈步,逐渐过渡到自己扶持物体行走。随着病情的改善和肌力的进步,最终达到徒步行走。患者上肢的锻炼,除进行必要的伸、屈等动作外,还应锻炼患手推、拉和抓持物体。肘关节有屈曲改变时,可用患者的上肢抱圆形物体,拉、伸上肢,或经常耸肩,旋转肩关节及用患手拍打物体等。
脑血管病人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这已是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于预防脑血管病究竟可以取得那些效果呢?首先是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大量实践表明运动能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据报道,运动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长期锻炼可以降低体重,防止肥胖。大家知道,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而减轻病情,并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体育锻炼对预防脑血管病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方法。体育锻炼能使许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降级,还能改善全身状况,包括精神、情绪、食欲、睡眠等,其好处有时超过药物。那么,哪些项目的锻炼对预防脑血管病有效呢?还要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所患疾病,工作性质,环境条件而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由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对象多属中老年人,所以通常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以采用体力负担不大,动作较简单易学,体位变化小,而又能并取得效果的运动。患有高血压病等的中老年人,以参加动作较缓慢和有节秦的项目如太极拳、气功、练功十八法、慢跑、各种健身操,散步等比较适宜;体力较好的中年人还可以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爬山、自行车、游泳等活动,但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体育锻炼关键在于:
(1)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掌握好运动量及其强度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运动量要根据本人的体质、年龄及病情来考虑,开始时做短时间的锻炼,次数不要多,以后逐步增加,不要使身体过度劳累,如心跳过快就应休息一下,如果运动睡眠不好,头痛,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予以调整。因为超量运动对老年人反而带危险。
(2)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任何项目的锻炼都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练练停停,能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效果。当然,在发热或感到疲劳或生病时,可以暂时不要锻炼,下雨、地滑、刮风、下雪时也可采取在室内活动的形式。
(3)要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应把体育锻炼安排在一天的生活工作之中。体育锻炼的项目不在于多,选择1~2项即够了,如太极拳与散步,气功和保健操,慢跑和体操等,每天锻炼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退休以后有条件者也可以一小时左右,以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为原则,有条件者最好固定时间锻炼,早晨是锻炼最适合的时间,晚间散步也有好处。不能做到每天锻炼,至少隔日进行,也有好处。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