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老说大人打骂孩子是对的,是在教育孩子,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死不知错,他每次只要这样说,我就来气!

2025-02-25 02:44:4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首先呢,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教育方式,所谓的“棍下出孝子”,这种思想已经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了,你很难去改变他们的这种想法。
  其次呢,你在问题中提到“威信”这个词,其实就是这样的,长辈总是希望可以管得住子女,如果平时总是嘻嘻哈哈,他们怕关键时候(比如在我们的叛逆期、面对诱惑时)压制不了我们,所以喽,平时就严格一点啦!当然你的父亲,可能从小就经常打骂你,所以你才会如此抵制,觉得他不讲道理,其实,父母哪有不疼孩子的,打骂什么的表面承受者是我们,但是,他们的心也疼啊!他们有了太多的经历,体会了很多的苦,他们希望我们听他们的话,能够少走弯路。而你因为刚开始不服,越是反抗,他们越是生气,就越是来火;越来火,就忘记了当初的初衷,当回过神来的时候,棍子已经下来了。而我们,就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蛮不讲理。。。一个长辈向子女道歉,确实有点为难,我们也要理解啦!
  然后呢,也就是解决方法。第一,你要搞清楚父母打骂你,是你真的做错了,还是父母误会你了。如果你是真的错了,那就认罚,还有赶紧道歉,父母是心疼孩子的,你积极认错,他们也不会继续骂你,只是会再叨唠几句,就没事啦!第二,我们都在长大,处理事情也应该越来越成熟。强硬的反抗不会起到什么效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所以,当发生冲突时,先不要反抗(当然,你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忍?父母毕竟是父母,养你这么大,作为子女总要给父母点面子的吧哈),等事情过了,找个时间,和父亲坐下来,好好谈谈,谈谈你的想法,让父亲知道,你已经长大了,你的所作所为,都是有你的想法的,不是乱来的。这样几次下来,父亲也不会在对你动粗了哈!
  最后呢,我要告诉你,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你的父母,他们对你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出对不起他们的事,不要让自己将来后悔哦!
  希望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会变好,祝福你!

回答2: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回答3:

的确,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叛逆的,尤其你父亲的做法本身就不对,你本来就对你父亲的做法很有怨言,所以说你会有这么大的不满,你应该找个平静的机会,没有外人,父子俩个好好谈谈,敞开胸怀,敞开心扉,不要有外人,这样比较容易交流感情,当有别人在的时候,你父亲很可能会因为面子或者别的原因而口是心非,往往将事情演变的越来越糟

回答4:

试着改变一下你自己的态度看看,他总归是爸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