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一定要计提的,而减值准备则不一定要计提,
为什么那,因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只有在固定资产发生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减值迹象的时候才要计提的,二者是两码事。
举例如下:
2010年6月31日,购入A汽车为甲公司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零
这辆汽车的折旧是每个月定打不饶都要计提的,从七月开始每月都要计提折旧,要连续计提60个月的折旧。
但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象固定资产折旧那样按月计提,因为这个无法按照用途分别计人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其核算通常是在年末或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在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一般不做账务处理。
假如:2010年12月31日有确凿迹象表明这辆汽车的预计可变现金额已经低于其实际账面价值,说明发生了减值。在2010年12月就要对于这辆汽车计提减值准备。然后重新预计汽车的使用年限等指标,按新的指标重新计提折旧,以前月的不在调整。
依此类推,以后每年末都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测试减值则计提减值准备,反之不提。
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逐渐损耗而转移的那部分价值。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在较长时期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而保持原有实物形态,随着固定资产的不断使用,其物质实体不断磨损变旧,功能逐渐降低,因此,其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价值称为折旧费。
减值准备就是,如果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确认,或者不能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资产发生了减值,就应计提减值损失,减计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企业计提了减值准备后,应当按减除后的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
例如:固定资产原价值是500000元,具体减值准备为200000元,原固定资产使用10年,估计剩余寿命5年,则:计提减值准备后,调整后计提折旧的原值是300000元,调整计提折旧的年限应从原来10年,改为5年。
比如说你花10000块钱买了台电脑,你准备用5年,那么你每年就应该承担这台电脑1/5的费用2000块钱,但是这台电脑用到第三年已经快坏掉了,和外面1000块钱买来的电脑差不多,换句话说这电脑就只值1000块钱了,而这个时候电脑的账面价值是10000-2000*3=4000块钱,你必须按市场价格调整这台电脑,也就是提3000元的减值准备
折旧与减值准备是两回事情,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一定的方法对折旧额进行分摊;减值准备不光涉及固定资产,企业的非流动资产都包括,举例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要计提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余额,提了减值准备未来期间的折旧额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折旧与减值准备是不一样的。折旧是当设备开始用了之后,一般每个月都会提折旧的。而减值准备是当你认为该设备会发生一些问题导致他的价值减值时而预提的减值数。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折旧无关。减值准备的提取公司应该有规定的,你问一下同事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