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然是收音机出现的早,早很多。两者是近代和现代的时代差。模拟手机采用的是频分多址调制方式,本质上来说,跟调频收音机、电视机伴音一样都是调频传输。正如你所说,调频调频,调制频率。调频传输就是一个MHz以上级别的单频率波,被所需要传输的语音等低频信号控制时刻改变着频率。这种改变是围绕着单频率载波的频率点(例如88MHZ)进行变化的,搜台的时候电路就是锁定这个载波的频点为基准,进行信号解调。
2.如上所说,调频传输,电波频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载波为中心不断发生偏移,即所谓频偏。为了保证两个不同电台的信号不会互相混在一起,有必要给它们划出一个频偏的保留地,以使其最大频偏的即时频率也不会跟邻台重叠,一般以KHZ为单位。打个比方就是公路上的车道就是带宽,汽车车身宽度总要比车道小很多,这样才安全。我查了一下,模拟手机的频分多址传输带宽是25KHZ为一个信道,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带宽。无线电可使用频率空间在技术上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所以不能浪费,带宽的划分原则是够用就好。而且过大并无改善,纯属浪费。
3.理论上来说可以。数字化其实就是把待传输信号先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然后采用适合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加载到高频载波上就可以进行传输。其实换个角度看,你用手机通话,你说对方听的时候,你就是电台,对方就是收音机。至于详细该怎么改造,相信我,没有人知道,因为根本没有电台改造过。
电台数字化,面临的实际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无线电资源划分的困难。发展了这么多年,无线电各个频段早已塞得满满当当,而现有占据的88-108MHZ频段不太适合数字化传输;二,是最主要的,设备更新问题,台端和接收收音机都要换掉,这是笔庞大的开支。以电台在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地位,很难筹到这笔资金。即使台端改造了,还得民众买账。毕竟不看电视完全不行,但不听电台却是正常事情。
就谈一点,收音机出现了一百多年,手机才几十年。2000年以前大哥大卖一万多元。。。其余,你说的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