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这个辩题挺不错的。首先明确一下怎样就可以叫做更重要,比较的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更重要并不是可以缺谁不可以缺谁的问题,所以在场上说如果没有我法律,或者如果没有我意识都没什么意义。所谓更重要,都是“显出来”的,即在一个前提或者共同的标准下比较出来,比如我们国家当务之急是要发展生产力,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经济建设更加重要一些,所以成了中心。所以在比较的时候不要妄图通过两者的本质直接比较出来谁更重要(注意也别让对方这么比较),比如什么法律是基础,法律决定了道德,法律引导了道德,等等,这些如果能成立的话,就表示 任何时候法律都比意识或者说道德重要,那还要绿色建设干什么?所以呢,比较两者就要扣回辩题了,在绿色建设当中,注意了,是建设,也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说要达到完美的环保境界,那肯定是意识重要,但现在是建设,也就是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那么这个过程有什么特性呢?举个例子,我先问你哪些行为是环保的?一个人有两辆私家车环保么?排尾气就不环保么?那公交车也排气环保么?排得多就环保少就不环保,那么如何界定多少呢?大众的意识是有差距的,美国人跟中国有文化差异的,他们要享受,人均两辆车也很正常,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大气极度恶化了,就算是公交车也在快速污染环境。所以文化差异,认识差异,以及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等等,都导致大家的意识各种不一样。为什么会这么不一样呢?我们先看法制建设,你觉得杀人犯法么?是的。那你觉得有人会认为杀人不犯法吗?估计没有吧,心理变态除外,那很好。那是因为杀人这项法律的建设已经完成了。那网游偷装备合法么?有人认为不合法,也有人认为合法,还在建设嘛。所以同样一件事情,建设过程中必有差异,因为大家需要一个不了解到了解,独立思考到相互交流,分歧到共识的过程。所以嘛,绿色建设,大家各种分歧,各种不了解,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未必清晰,你知道核电站破坏还是不破坏环境么?反正我不知道。建设过程中,大家需要统一,因为劲儿要往一处使嘛。所以大家要坐下来讨论法律,要站起来支持法律,要跳起来维护法律。这个过程中,法律还是更重要的嘛。所以这个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就是相对统一的标准,以及行之有效的体制,所以针对这两个前提,法律更重要的。一点浅见。。欢迎踩踏
可以从人们的认知入手,无论法律再怎么完善,人们倘若没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也绝对不会好起来。美国的环境比中国要好很多,因为美国人民自觉的去保护环境。
政策性辩题 可以去查中国知网上查大量的论文 至少每个辩手看30篇 然后就会有头绪 而且 实证 数字是最重要 最关键的了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完善法律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法律只是一种方式,提高素质才是根本目的,我方怎么做出解释呢? 还有就是,我应该列举什么类型的数据呢?我们现在苦于没有范围,很纠结。而且白 你说的的确很对,但是你还是没能指出法律具体怎么才能比道德更重要···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看了你说的,感觉你有些偏离了我方的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