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基础,注重大纲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综合性、灵活性还是现实性,都是以基础性为起点,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考生应注重对有关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吃深吃透。同时要注意区分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对那些新增知识点和命题频率高的知识点更要重点掌握。
二、综合理解考点关系
随着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试题的很多题目,甚至包括个别单项选择题,都已不再是单纯的考查考点,而是考查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同学科不同章节或不同学科的考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某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回答是非常困难的。
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在复习时要注意打破章节甚至学科的限制,深入理解和体会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以上五个层次的相互关系。
三、灵活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材料
这一点可以说是最难的。既然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吸收书本以外的知识,如哲学史上的重要名言,经济学中的重要现象,毛概中的重要著作,党的历届重要会议及其主要内容、意义,党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对这些内容,能记住的记住,不能记住的至少应该了解。同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
四、关注时事热点
关注热点是大家都要注意的。总体思想是大家要以中央精神为指导来复习考研政治。热点问题主要是一些时政方面的内容。提醒考生,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国内方面主要是党和政府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体现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及每年一次中央作出的一年工作布置中;国际方面主要是与中国紧密相关的重大国际时事,体现在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及国家重要领导人在会议上的讲话中。
五、做好复习规划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9月——11月中)
主要任务:巩固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
在这两个月里,大家需要对过去复习的内容加以总结,能够高屋建瓴,从全局上熟练把握知识点,并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不单能把学科内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还能把学科间的内容串联起来。在回顾知识的过程中找出之前复习时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的考点。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11月末——考前)
主要任务:用热点辐射考点、把握重点考点
这段时间的复习非常重要,要注意结合全年新闻热点,以政治热点为线索,用热点辐射考点,强化对重点问题的记忆,同时要掌握应试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调整应试心态。复习要注意时事政治和主观题目的复习及背诵,还应突击强化记忆每门课老师预测的重点分析题。
此阶段大家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高频高分考点进行重点强化记忆。对各门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知识框架。大家可以以默写知识框架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既能加深印象又方便对知识的掌握度进行检测,对薄弱环节补充记忆。
系统复习时政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确定时事部分的高概率考点,突破重点、难点、焦点性知识内容。
要做真题和模拟试题,做完后进行系统总结,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薄弱点,集中力量攻克,同时也通过做题加强应试能力,把握考试节奏,确定做题顺序。
最后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入考前状态,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希望大家在考研之路上坚持到最后,不要因为政治拉分而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大家一定要切忌对于考研政治的学习死记硬背,不要临考突击,每天都有积累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政治考试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自己多多关心最近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