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缆桥架及线槽敷设走向应短捷,并应尽量沿墙、沿柱或沿梁敷设。
2)根据电缆桥架及线槽敷设走向,向土建专业、结构专业提出预留墙洞、楼板洞及吊架安装时,所
需预埋钢板位置及荷载。并且应与工艺专业、水暖专业及动力专业相协调。
3)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在设计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以便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和建筑布局,合理确定线路路径和设备选型。
4)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电缆桥架内:
(1)1kV 以上和1kV 及以下的电缆;
(2)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回路电缆;
(3)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电力、控制和电信电缆。若不同等级的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时,中间应增加隔板隔离。
5)在工程条件下安装或检修不需考虑附加集中荷载时,电缆梯架、托盘的工作均布荷载按电缆自重
均匀分布计算。
6)工程设计中对桥架安装的要求是电缆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电缆桥架的
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电缆桥架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2)电缆桥架应在热力管道下方。
(3)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桥架应在管道上方。
(4)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桥架应在管道下方。
7)电缆桥架与管道之间最小距离见相关标准。
8)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GB/T 50311-2000规范11.0.2 条的规定。
9)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应符合GB/T 50311-2000 规范11.0.2条的规定。
10)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1.5~3.0m。垂直敷设
电缆桥架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构筑物(如墙柱梁、楼板等)上安装。
电缆桥架的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距离最短又满足施工安装、电缆敷 设的要求。
梯架或有孔托盘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5m;线槽、无孔托 盘距地高度不低于2.2m。但敷设在
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内除外。
桥架垂直敷设时,在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保护,但敷设在 电气专用房间内时可除外。
电缆桥架
的施工、安装要点:
1)电缆桥架及
线槽
敷设走向应短捷,并应尽量沿墙、沿柱或沿梁敷设。
2)根据电缆桥架及线槽敷设走向,向土建专业、结构专业提出预留
墙洞
、楼板洞及
吊架
安装时,所
需预埋钢板位置及荷载。并且应与工艺专业、水暖专业及动力专业相协调。
3)地面内
暗装
金属线槽布线,在设计时应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以便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和建筑布
局,合理确定线路路径和
设备选型
。
4)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电缆桥架内:
(1)1kV
以上和1kV
及以下的电缆;
(2)同一路径向
一级负荷供电
的
双回路
电缆;
(3)
应急照明
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电力、控制和
电信电缆
。若不同等级的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时,中间应增加隔板隔离。
5)在工程条件下安装或检修不需考虑附加
集中荷载
时,电缆梯架、托盘的工作
均布荷载
按电缆自重
均匀分布
计算。
6)工程设计中对桥架安装的要求是电缆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电缆桥架的
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
防护措施
。
(1)电缆桥架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2)电缆桥架应在
热力管道
下方。
(3)
易燃易爆
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桥架应在管道上方。
(4)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桥架应在管道下方。
7)电缆桥架与管道之间最小距离见相关标准。
8)
综合布线
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
高电平
电磁干扰
的电动机、
电力变压器
等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
的间距。综合布线电缆与
电力电缆
的间距应符合GB/T
50311-2000规范11.0.2
条的规定。
9)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应符合GB/T
50311-2000
规范11.0.2
条的规定。
10)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
跨距
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1.5~3.0m。垂直敷设
时,其固定间距不宜大于2m
线槽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接缝处紧密平直,各种附件齐全。
线槽经过变形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线槽内用连接板连接,不得固定,保护地线应有补偿余量,线槽CT300*100以下与横梁固定只需要1个螺栓,CT400*100以上就必须固定2个螺栓。
敷设在竖井内的线槽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线槽,按设计要求位置设防火隔堵措施。金属电缆线槽间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小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