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2025-05-05 06:00: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可就很多了,华工虽然被人熟知作为一个985工科学校,但是华工的名人缺不单单只是些工科生。

1.成思危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校长。当然,成思危先生也有很多经济学著作:比如著名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股市的分析》、《虚拟经济发展史》这些都是出自成思危先生的笔下。由于在经济领域的著述颇多,他也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2.何镜堂

你可能不知道何镜堂,但是你一定知道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而这,正是何镜堂先生的伟大作品之一,除此以外,何镜堂先生还有广西桂林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新馆、江南大学、珠江新城西塔等伟大作品。何镜堂老先生一直都是华工建筑学院的鼻祖,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就读华工的建筑专业,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工学子,建筑学院也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后起之秀。

3.余贺新

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的余贺新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本科,四年后被保送攻读同校研究生。2014南京50米自由泳金牌、2016年东京50米自由泳金牌、2018年雅加达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4.刘诗雯

刘诗雯在2015年第四次荣获世界杯女单冠军,同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在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决赛上,刘诗雯4比2战胜队友陈梦,捧起了象征女单最高荣誉的吉·盖斯特杯。

当然华工还有很多名人冯秉权、张志东、李东生、徐宏亮、朱江洪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帮助。

回答2:

华南理工大学人才辈出,名人实在是太多啦!!

1、何镜堂

成就:建筑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了不起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

他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重要公共建筑,主要包括一些大型商业建筑和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羽毛球馆和摔跤馆,还有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会馆他都有参与设计哦。真是建筑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2、李东生

成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时代》周刊CNN“25名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之一、《财富》杂志封面人物、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在TCL由于亏损跌入低谷的那段日子,他百折不挠,坚守家电业,终于重新站了起来,获得成功。是他诠释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这句话的含义。我想,华工人应该都会有这份不轻易向暂时的失败低头的倔强吧!

3、成思危

成就:著名经济学家,国际金融论坛主席,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发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成思危论金融改革》《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等多部著作。

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时刻保持着理性的态度对待经济学分析。他最出名的一句话是:“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踏实的办事风格和学术理念,正是让他拥有如此盛名的原因吧。同时这也呼应了华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办学理念。

4、朱江洪

成就:格力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他创建的格力企业以质量为本,凭着坚实的质量基础,不仅赢得了客户的美誉和信赖,也令许多同行企业惊叹莫及。这种诚信经营的理念可谓是社会的一股清流。华工人总是那么质朴,脚踏实地地把每一件事做精做好。

5、容柏生

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终身荣誉总工程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建筑结构泰斗。

他用精湛的技术不断刷新建筑高度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人生高度。对建筑艺术精益求精的要求,或许正是工匠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华南理工大学出来的名人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同学们进来以后一定要把握机会努力学习呀,争取以后能成为像他们一样卓越辉煌的人!

回答3:

创维集团原董事长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三人因毕业于同一所高校——华南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并同时成为了影响中国彩电业的企业家,所以被人们统称为“华工三剑客”

李东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CEO

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制造业创新联盟首任轮值理事长  ,TCL集团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 、集团党委书记、创始人之一。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东生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之父”

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

ps:何镜堂院士很和蔼的,有空还能去他的工作室“玩玩”(例如五山校区的何镜堂工作室),还会和大家一起吃生日蛋糕、讨论问题。


成思危,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5年生,1952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张志东,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

广东东莞人,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多年经验,1998年创立腾讯。

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吴硕贤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

孙大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获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在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食品科学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

……

一日华工人,一生华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