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一般大夫的居所都可以叫“大夫第”。所以要具体看大夫的品级。
清代官员的官阶有文武之分,其文官之阶有十八阶。五品以上官阶称“大夫”,六品以下官阶为“郎”。
正一品初为特进光禄大夫,顺治九年(1652)改为光禄大夫;从一品初为光禄大夫,乾隆三十二年(1767)改称荣禄大夫;正二品为资政大夫;从二品为通奉大夫;正三品为通议大夫;从三品为中议大夫;正四品为中宪大夫;从四品为朝议大夫;正五品为奉政大夫;从五品为奉直大夫。
扩展资料:
清朝品级:
武将品级对应的官职
1、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
2、从一品:将军,督统,提督;
3、正二品:副督统,总兵;
4、从二品:副将;
5、正三品:参将;
6、从三品:游击;
7、正四品:都司;
8、从四品:城门领;
9、正五品:守备;
10、从五品:守御所千总;
11、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
12、从六品:卫千总;
13、正七品:把总;
14、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
15、正八品:外委千总;
16、从八品:委署骁骑尉;
17、正九品:外委把总;
18、从九品:额外外委;
19、未入流:武官无未入流
“大夫第”一般是授予“××大夫”散官衔的文官所居住的宅第,这是一种荣誉称号。
文职封赠之阶:初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禄大夫。
从一品光禄大夫,后改荣禄大夫。
正二品资政大夫,从二品通奉大夫。
正三品通议大夫,从三品中议大夫。
正四品中宪大夫。从四品朝议大夫。……
所以要看具体的品级,所有大夫的居所都可以叫大夫第
比如,广东省汕头大夫第,佘姓先祖是资政大夫正二品
湖北通山大夫第,王姓先祖是朝议大夫从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