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CRT比赛是中网级别联赛,是由中国网协、中网组委会联合打造的一项具有延续性、固定性业余网球赛事,目的是利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品牌更有效地推广网球运动。
CRT中网级别联赛的赛事模式是在参考ITN和NTRP的球员技术评级系统基础上,结合国内网球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联赛级别标准,目的是将球员按照该标准分级参赛,并采用升降级制度。这既增加联赛对广大网球爱好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更有效地避免了其他业余比赛一年到头打来打去,进入最后阶段的永远都是那几张老面孔的无奈局面,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分级联赛,CRT中网级别联赛从2009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个赛季在全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西、华南六大赛区的七大中心城市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昆明展开。并按照《中网级别联赛分级标准》将网球爱好者水平高低分为3.0(同乐级)、4.0(精英级)、5.0(大师级)三个级别,各级别设男单、女单、男双、混双4个项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无论是业余或专业退役均可报名参加,各大区三季比赛积分排名第一的选手将于每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汇集国家网球中心,争夺全国总冠军。
CRT中网级别联赛的特点
“一长三多+没有”
“一长”——
CRT联赛的周期长,每年度都有第一季(春季)、第二季赛(夏季)、第三季赛(秋季)和全国总决赛共4轮的比赛贯穿全年。
“三多”——
赛事分级别多(分3.0级、4.0级、5.0级)
赛事奖项多(各项目5.0级、4.0级奖励冠军至四强,3.0级奖励冠军到8强)
参与球员多(由于分了水平级别,大大激励球员的参赛热情)
“没有”——
CRT联赛里没有常胜将军和长败将军,在每年度比赛后,球员将按照CRT的升降级标准将每个级别的排名前几名高手升级到高一个级别,将排名后几名选手降级到下一级别,按此分级来参加下一年度的比赛,这样就是CRT赛制的最大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