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看到馆里那一幅幅画面,展橱里那一件件战利品以及战士们所穿过的一件件血衣和那足以使人们泣然泪下的一封封遗书,我仿佛已置身于那硝烟迷漫的辽沈战场。
辽沈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共歼敌47万余人,为解放华北和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这一战役中无数先烈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解放事业,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那种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记得纪念馆里有这样一段资料记载,我们的一个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60多个敌军,为这次战斗的胜利立了一大功,还有一个战士独自一人缴获敌人轻重机枪各两挺,使我军在整个的战斗中大显神威,诸如此类的事迹显然太多太多,我想我们能夺得整个战役的胜利,不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光荣伟大而又勇敢的战士吗?他们实在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指挥官们也同样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他们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始至终他们体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就象我们的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他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沿指挥作战,当他看到自己的炮兵弹无虚发而敌人的炮楼应声而倒时,激动万分,竟然不顾危险,跑到指挥所外亲自观察,结果踩中地雷光荣牺牲了,难道他这种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在纪念馆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可以说辽沈战役之所以胜利是与我们的烈士和群众分不开的。在感受东北解放时期的艰苦岁月,追忆先烈的英雄事迹时,不禁感慨今日生活的幸福。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扑面而来,那种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仿佛跨越了时空,又走进了半个世纪前那场壮烈的战争……
我们都是跨世纪的新人,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严格要求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
提示你几个关键点吧:
1、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88年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
3、辽沈馆总面积8600平米,分为上中下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4、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歼敌472300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取得辉煌胜利。
5、因为锦州攻坚战的胜利,使东北战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此锦州被称为“新中国曙光升起的地方”。
再给你一段,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吧,你能用得上,也是原创的~
辽沈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彻底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争取东北的任务,并且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已经达到了胜利转折的顶峰,使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已占有优势”。
1948年9 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会议时提出“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歼敌500个旅(师)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奋斗目标。辽沈战役胜利后的第12天,也就是距这一目标提出仅两个月的1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指出:“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表明,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的进程加快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辽沈战役胜利后,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分三路入关作战,东北广大人民群众也组织支前队伍,随军入关,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彪炳在共和国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