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有毒吗?

2025-02-23 05:41: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丙酮有毒。

丙酮,英文名是acetone,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也常常被不法分子做毒品的原料溴代苯丙酮。

扩展资料:

丙酮的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全面密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3、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4、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5、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6、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酮

回答2:

丙酮易燃、有毒。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

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

扩展资料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

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用于制取有机玻璃单体、双酚A、二丙酮醇、己二醇、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甲醇、佛尔酮、异佛尔酮、氯仿、碘仿等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酮

回答3:

有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都有毒,只是毒性的大小的问题。

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易挥发,易燃。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0.7ml/kg。有刺激性。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回答4:

低毒物质,类是与乙醇,主要对中枢神经起麻醉作用,在高浓度下,能引起耳鼻等的炎症,重者能引发昏迷

回答5:

有的,而且很难闻,不要去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