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城为主体的整套防御工程和组织制度,被称之为长城军事防御系统,只有综合运用它们才能使长城发挥坚固防御的作用。这个系统大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屯兵系统,即军队屯驻的长城城墙及城堡,是长城主要的防御力量之所在;屯兵城分成不同的等级,驻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以明朝为例,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二是烽传系统,指边防戍兵用以报警而建筑的烽火燧台,用以燃烟火传递军事信息的系统。三是驿传交通系统,包括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安全等的驿路城,递运所、驿站;这些城、所、站等,均修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四是军需屯田系统,指为了保障军事防御人员的衣食、兵备来源而配备的屯田之地、冶炼、制盐及贸易市场等;它们或者与驻军堡城合在一起,或者单独建置。长城是靠人力造出来的,“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外族的入侵,当时与外族有交界的诸侯国都修筑长城,目的很明显,就是个防御工事。
秦始皇统一全国了,加大了修筑的力度,把原来几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了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但,要注意的是,这其实还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在以后的各朝各代中,还有很多帝王都曾修筑长城。这当中比较著名的,比如明长城,就是带明代时修筑的。
通过N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
在古代是抵御外敌,在现在就只能拿来锻炼和参观,石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