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又叫观音菩萨?

不知道究竟是应该叫观音还是观世音!
2025-04-05 07:50: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在唐代,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于是省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回答2:

观世音菩萨,是一位与娑婆世界因缘最深的等觉大士。在《法华》、《楞严》两部重要佛教经典中有着集中反映。 观世音菩萨,说文Avalokitesvara,汉文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旧译)、“阿缚卢极低湿伐罗”(新译)等;意译为“光世音”(见《正法华经》)、“观世音”(则法华经》、《悲华经》、《楞严经》、《维摩活经》、《请观音经》、《观无量寿佛经》、《大悲心陀罗尼经》等)、“观世自在”(见《大日经》)、“观自在”(见《般苦心经》、八十《华严经》、《解深宫经》、《十一面神咒经》、《不空绳索咒心经》等),此外尚有“观音”、“观音声”、“观世音自在”、“圣观自在”等译名,而以“观世音”和“观自在”之名影响最大,运用最广,分别代表了旧译和新译之极至。但在传统习惯上被教界和民间所普遍称用的,仍为旧译——“观世音”。 又,梵文Bodhisatta,音译“菩提萨捶”、“菩提索多”、“扶萨”等,意译为“大士”、“开土”、“胜士”、“大道心众生”、“觉有情”、“法王子”等。习惯上多沿用译音的略称——“菩萨”。菩萨是指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实践四摄、六度等妙行,不同程度地圆成了自觉(以佛法觉悟自心)、觉他(用佛法觉悟他人)的大乘圣贤。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悲怀为其表征。其果位次于佛而高于罗汉,自下至上分成五十一位次。观音、文殊、普贤等都是位列“等觉”(谓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佛陀),为菩萨之首。

回答3: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后来叫做观音菩萨这与一位皇帝有着很大的关系。
过去古代帝王的名讳是不可以被提及的尤其是在姓氏中是要避讳的。唐王李世民中间的字就是世字,观世音菩萨也有一个世字。所以人们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所以也就把观世音菩萨中间的世字去掉了。后来虽然李世民过世了,可是人们也习惯了称观世音菩萨为观音菩萨了。

回答4:

王明浪子 错解。
观自在菩萨就是一位,鸠摩罗什大师译为观世音,玄奘大师译为观自在。在唐代,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于是省略称为观音。如果要完整一点应当念观世音菩萨或者观自在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