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宝宝的奶奶(姥姥)不让给新生儿剪指甲,因为有传言说:人有三魂七魄,指甲是“藏魂儿”的,千万不能剪!
辟谣:
新生儿的指甲到底能不能剪呢?答案是:可以剪!
“藏魂儿”是一个不科学的说法,指甲与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并没有什么关联,如果剪掉了,根本不会导致老人们说的受惊、“失魂儿”现象。
指甲从医学上讲属于皮肤的附属物,在怀孕的第五周开始形成,由角蛋白组成,主要起保护手指的作用。正常足月生的宝宝在出生时指甲就已经基本跟指尖平齐了,生后也长的很快,三五天就会明显长出一截。指甲长了会容易劈裂,劈裂后露出部分甲床,再加上宝宝经常吸吮手指,可能会造成手指感染;指甲长长后也会抓伤皮肤,带来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轻症外涂药膏即可,严重的可能造成全身感染,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所以,指甲一定要及时地给予修剪。
那么是否必须满月后再剪呢?不论宝宝是否满月,当指甲明显超出手指,有折断、劈裂的风险时就可以剪,尤其是发现宝宝手指上挂着一截将断未断的指甲时,更需要马上修剪。这也提醒新手爸妈们,在迎接宝宝到来后,不光要准备纸尿裤、婴儿衣服之类的,还需要尽快准备他(她)的个人卫生用品。
关于怎么给宝宝剪指甲,这里有一些小窍门:
1. 尽量在宝宝熟睡时修剪,这样宝宝处于安静状态,不容易伤到宝宝的手指;
2. 使用婴幼儿专用剪刀,注意是细小的剪刀,这种剪刀可以直接观察到修剪的部位,可避免误伤;
3. 不宜剪得太短,以免丧失保护手指的功能;
4. 如有倒刺,还需同时修剪倒刺。
辟谣专家:李燕,河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复核专家:任艳丽,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两个月宝宝的指甲是可以剪得,婴儿的指甲长得特别快,一、两个月大的婴儿指甲以每天0.1毫米的速度生长,小婴儿的指甲过长,有时会抓伤自己的脸和皮肤,所以间隔一周左右就要给孩子剪一次。手指甲长了,若不及时剪短,指甲下会藏污纳垢,也可能会因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
为宝宝剪指甲应注意: 1.剪指甲时一定要抓住新生儿的小手,避免孩子因晃动手指而被剪刀碰伤。 2.帮婴儿剪指甲时,让婴儿背对你坐在你大腿上。 3.母亲将一手的手指和食指牢固地握住小儿的手指,另一手持剪刀从指甲缘的一端,沿着指甲的自然弯曲轻轻地转动剪刀,将指甲剪下,切不可使剪刀紧贴到指甲尖处,以防剪到指甲下的嫩肉,而剪伤小儿的手指。 4.婴儿喜欢用手抓脸部和身上其他部位,剪好后,检查一下指甲缘处有无方角或尖刺,若有应修剪成圆弧形。 5.选择剪指甲的时间最好在婴儿不乱动的时候剪,如选择在喂奶过程中或是等孩子熟睡时。 6.由于婴儿的指甲很小,很难剪,所以尽量使用专为婴儿设计的指甲刀,注意不要剪得太深以及太多,以免剪伤皮肤;此外,不要剪得过短,以免损伤甲床。 7.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锉刀尖或其他锐利的东西清理,应在剪完后用水清洗干净,以防引起感染。 8.如果不慎误伤了婴儿手指,应尽快用消毒纱布或棉球压迫伤口,直到流血停止,再涂抹一些碘酒消毒或抗生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