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看待并且处理孩子们直接的纠纷?

2025-04-12 23:46: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外向有的内向,父母教育孩子“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决的话,有的孩子就真的会什么都不跟家里说,尤其是被别人威胁不准告诉家长的时候(太常见了),孩子出于害怕和畏惧家长的双重压力就会沉默下去。没有跟别人打架,如果打了别人带他去道歉,如果被别人打了那也要给他讨个说法。如果孩子回家告诉家长谁谁被别人欺负了,尤其是被欺负的孩子家里完全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那种,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大家一定要发挥正义感。以后孩子的话,在他(或她)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就会教他我从小到大所有的打架绝学,面对欺负,必须得在第一次被欺负的时候打回去,即使是对方人多(即使你打输了,只要对方觉得你是难搞的人,下次就会选更弱的欺负,现在你们想想小时候每个班是不是有一个最弱的鼻涕虫经常被人欺负。这里是教孩子不要变成那个最弱的,否则对方会觉得吃定你,以后会更加变本加厉,而且小孩子,学生的世界其实大人和老师很难插手,你向学校,老师反映,老师警告了欺负人的孩子,那个孩子表面听了,背地了接着使坏老师能拿他怎么办?校园暴力我经历的多了,孩子之间的事有时比成人之间更丛林法则,因为成人进入社会,你在外面被人打了可以报警,对方可以受到法律制裁。换句话说,校园暴力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打骂,而在于恐惧,被欺压者承受的压力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未成年人作恶成本无限低,不把人打残就是罚酒三杯式的惩罚。但你承受的则是24小时无处不在的精神压力,你害怕落单,甚至不敢一个人吃饭上厕所。即使校风相对严厉,施暴者也有无数种方式让你感受到人身威胁。更何况还有来自集体的孤立,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讨人厌的怪物。这些心理阴影一辈子都不会克服,让你难以成长为正常人,而施者却可以阳光的问心无愧。甚至多年后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好人”,回忆起这段少年往事,你屈辱又恐惧的脸孔也许还是他少年孟浪的美好回忆。我见过人专门在中高考前一天打别人,让人发挥失常,也见过每次模考前专门把其他男生文具扔进女厕所,见过堪称心理学大师虐待狂,驯化舍友下跪磕头。怎么讲,我这辈子见过最坏的人是在中学,一种骨子里的邪恶。战争的本质是投机,你揍了他无非付出挨训或者给医药费的惩罚,可以换来地位提高、威慑力,从而争取到和平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