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很多人说名将蒙哥马利很笨、很蠢那么他到底哪里不行?

2025-04-26 21:51:5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蒙哥马利绝对不蠢,挺能干的英国元帅
蒙哥马利(1887.11.17~1976.3.25)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生于伦敦一北爱尔兰人家庭。毕业于伦敦圣保罗公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陆军军官学校。 早年在印度服役。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1920年1月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旅参谋长,参加英国-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调坎伯利参谋学院任教官。1931年起先后任驻巴勒斯坦和驻埃及英军营长。1934年调任印度奎达参谋学院首席教官。1937年调任驻朴次茅斯第9步兵旅旅长。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武装暴动,擢升少将。1939年8月任驻英格兰第3师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赴法参战。1940年5月率部从敦刻尔克撤退。1941年1月任第5军军长,4月任第12军军长,12月任本土东南军区司令。1942年8月正当北非战局严峻之际,出任驻北非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晋中将。到任后,对所部严格整训,补充给养,振奋士气。10月对E.隆美尔指挥的德意军发起阿莱曼战役,将其逐出埃及,扭转北非战局。尔后率部乘胜追击,进军利比亚,突破马雷特防线,1943年4月与D.D.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盟军会师并向退守突尼斯的残敌发起最后攻击。7~8月率部与美国第7集团军共同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9月初率部横渡墨西拿海峡,攻入意大利南部。同年12月奉调回国,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制订诺曼底登陆战役计划。1944年6月6日参与指挥盟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登陆,粉碎德“B”集团军群,尔后乘胜追击,解放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大部。9月晋陆军元帅。同月为占领阿纳姆发起“市场-花园”战役,未果。阿登战役中,率部配合第12集团军群粉碎德军反扑。1945年2~4月率部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向德国本土推进,先后占领不来梅、汉堡和吕贝克。5月4日接受德军北部集团投降。战后,任驻德英军总司令兼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1946年受封阿莱曼子爵,出任英帝国总参谋长。1948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1951年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1958年退休。卒于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著有《从阿莱曼到桑格罗河》、《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一种趋于明智的态度》、《走向领导的途径》、《战争史》等。

回答2:

说他笨,主要是指在他小时候,他母亲教他的时候,他学的很满,比较笨。

回答3:

电影《巴顿将军》里面的巴顿说,他的盟友蒙哥马利打的是“不败”的战争,而他要的是胜利。也就是说巴顿认为蒙哥马利的打法过于珍惜自己的军队和实力,谨慎而不愿冒险,不愿为了胜利而做出大一点的牺牲。与此鲜明对比的是,“悍匪”巴顿严格苛求自己的士兵,不顾危险,勇往直前,挑战极限,创造奇迹。
这也许就是军事将领间保守稳重和刚胆冒险的区别。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描述的卫青成为大将军后,不也是临敌谨慎,不轻易突进,不轻易寻求决战吗?与他鲜明对比的是年轻的霍去病,抛弃后顾之忧,轻锐进取,纵横驰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