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担当源自“责任感”,孩子缺少责任感,家长该如何培养?

2025-04-24 03:26: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大概是我家孩子5岁左右的时候,他耐心不足、总是乱发脾气、推卸责任的问题让我非常头疼。

举例来说吧。

他自己搭积木,积木的难度稍微大了一些,他堆了半天都没有堆出一个轮廓出来就会大发脾气。情绪激动地说:积木不好、质量不好、妈妈没买好......反正就是没有他自己的问题。

遇到事情,就习惯性地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孩子没有责任心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翻了很多的育儿书,也问了不少育儿专家和心理专家。在孩子缺乏责任心这方面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因素:

①孩子在家庭、学校、集体中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分担的责任,不懂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②孩子犯错后没有体验到犯错的后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难以明白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③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几乎所有事情大包大揽,孩子不仅不对其他人负责,对自己也不会负责。

④从小就有找借口的习惯,家长没有及时纠正。

⑤孩子没有团队合作的经历,不懂分工配合、共同分担。

孩子缺乏责任感会有哪些后果?

1、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做事情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长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2、产生懒惰、消极怠慢的情绪:在学习和生活上想方设法偷懒,不去承担相应的义务;

3、使孩子缺乏信誉:习惯推卸责任、不讲诚信,就会逐渐丢失个人信誉。

孩子小时候缺乏责任感,长大后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会习惯性地推卸责任,不仅个人信誉受到影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孩子真心相处,在未来生活中孩子吃亏是必然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迫在眉睫,当发现孩子有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时,就要立即付诸行动。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培养主人翁意识

很多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家长的大包大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需要对家庭负责任。

从小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可以提升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选择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3-4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明天要穿的衣服,帮家长叠衣物,自己收拾玩具等等。

4-5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铺床、准备餐具、收拾餐具、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等。

二、让孩子履行自己的承诺

家长可以和孩子口头约定一件事情,比如每天玩玩具之后要自己将玩具收拾起来。

在约定一件事情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讨论细节上的要求,比如几点睡觉、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等等,最终的结果要得到双方的认可。

当孩子同意之后,家长要准备一个承诺仪式,并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告诉孩子要遵守自己的承诺,不遵守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三、教孩子主动说对不起

学会说“对不起”,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当孩子会说简单的字词时,家长就可以结合实际场景向孩子展示说“对不起”,示范孩子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并把说“对不起”的缘由告知孩子。

在孩子以后做错事情时,家长就要引导孩子主动说“对不起”。

如果孩子拒绝说“对不起”,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如果孩子表现的很好,家长要给予口头或物质的奖励。

有责任心的孩子拥有强大的自控力和共情能力,他们更受欢迎也更自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关键的是父母是否能抓住机会培养。

回答2:

首先家长要是有责任感的人,会造成潜移默化影响。另外在家里多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负责的事情,并且设置奖励机制,负责的好的就给他奖励,负责的不好要给他惩罚。

回答3:

首先家长要慢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多去让孩子承担责任,这样孩子才能培养出来。

回答4:

家长平时可以放任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如果孩子做错了,一定要告诉孩子要承受这个后果,要学会担当,慢慢的孩子就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