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性查询,按目标属性查询,得到满足该属性条件的地理目标集合,如查询水系层、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等;
2、定位查询,按给定的空间范围进行查询,得到位于或穿越该范围的地理目标集合,如查询给定矩形范围内的全部地理目标;
3、组合查询,通过对查询得到的目标集合进行布尔运算,得到满足组合条件的结果目标集合,如查询位于给定矩形范围内的河流;
4、拓扑查询,通过点、线、面地理目标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进行查询。
手段:以二维或三维的空间数据为查询基础,查询结果以图形表示;空间查询语句利用一个或多个空间操作运算符构成,包括表达空间关系的谓词。
扩展资料
空间查询的内容
1、空间定位查询;
(1)按点查询;
(2)按矩形查询;
(3)按圆查询;
(4)按多边形查询。
2、空间关系查询
(1)邻接查询;
(2)包含关系查询;
(3)穿越查询;
(4)落入查询。
(5)缓冲区查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间数据查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间查询
空间位置关系 复合方式 缓冲区
1、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空间数据是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2、空间数据结构是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它是对空间数据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3、空间数据结构又是指空间数据的编排方式和组织关系。空间数据编码是指空间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是将图形数据、影像数据、统计数据等资料按一定的数据结构转换为适合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形式。不同数据源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处理,内容相差极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