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2025-02-24 23:04:5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最理想的人性应该是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同时又有坚定的信念。然而,对于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东西,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国民性中缺乏的是抗争精神,总是表现出一种绵羊般的顺从。这种观点的病根可能在于中国的传统儒家精神,它崇尚古旧的东西,不鼓励人们去改变和变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国民性中缺乏的是包容性,表现为对不同意见和群体的不容忍。这种观点可能认为这种缺乏源于经验主义,即人们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观念,难以适应新的变革和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观点和解释,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整体描述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回答2:

理想的人性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人性,即不仅过去做的好,现在做的好,以后也要做的好。当人性趋于自满和停止不前时,人性的堕落也就开始显现了。

回答3:

最理想的,与现实的相对应,即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转化为理想,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知合不知分。以人生内在性出发,看待外在的客体是变化性变易性,故而强调天人合一。
道本体不仅是一和多的关系,也应该是多和一的关系。整体和部分,部分和整体。
本体即主体与客体的和谐辩证统一。即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决定主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叫知合知分。
故此:西方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强调“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要加强天人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