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传说

2025-02-23 05:17: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郑州城隍纪信
  纪信为刘邦的大将,楚汉相争时,刘邦曾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汉军粮绝,为保刘邦,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用其计,趁纪信假扮汉王乘黄幄出东门诈降之际,自带数十骑从西门出走。项羽发现中计后,迁怒于纪信,将其烧死。后人感其忠烈,帮奉其为城隍,世代敬仰。

  郑州城隍庙
  高高耸立的城隍庙戏楼,金碧辉煌的大拜殿,精细华美的砖雕、巧夺天工的木雕、彩画,还有那古老的大榕树,都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透视出传统文化的信息。改革开放20年来,城隍庙逐渐成为郑州市老城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地带。
  城隍原本不是神
  城隍庙的来历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城隍原本不是神,“城隍”二字,从字面上解释,城是城墙,隍是没有水的城壕,俗称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
  城隍庙早在《周易·礼记》中已记述了它的雏形。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所建的“芜湖城隍庙”可谓是最早的一座城隍庙。后来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平民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保护城市乡土的城隍神,在人们心中逐渐诞生。百姓赋予城隍神的职能逐渐扩大到主管生人亡灵,水旱疾疫,赏善罚恶等,俨然成为该城市的行政长官。信仰城隍神及至唐代日趋兴盛。
  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
  宋代以后,城隍之祀遍天下,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规定祭祀的神灵。
  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庙里的小和尚,做了明朝皇帝后,对城隍神极为尊崇,下旨命令京城和各府、州、县都要建庙供奉本地的城隍神,并给城隍神以“王、公、侯、伯”等“爵位”。据统计,朱元璋统治时期,全国有城隍庙多达1472座,每一座城市中至少有一座城隍庙。道教把城隍敬为“剪恶除凶,保国安邦”之神。
  城隍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神”是人想象出来的,而城隍庙里的神并非人们想象出来的,这些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皆是在该城市为官或生活过的廉吏、忠臣、英雄、品行正直或做善事的人,所以城隍神因城市而异,如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是秦裕伯,郑州城隍庙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
  据说,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纪信被项羽活活烧死。后人为悼念这位忠义之士,被百姓选为郑州城隍庙里的城隍,每逢春节和城隍爷寿辰之日,善男信女都会到城隍庙来进香礼拜。

回答2:

上海城隍庙为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又称上海邑庙,由大殿、中殿、寝宫、星宿殿、阎王殿、财神殿、文昌殿、许真君殿、玉清宫等许多殿堂组成的,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道教宫观,还包括城隍庙的两座园林,西园(即现在的豫园)和东园。关于城隍庙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年大旱,上海金山一带的农田干得开裂,田里的禾苗都快要枯死了。农民们急得心里像着了火似的,整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却也拿不出办法来,只得唉声叹气:“唉!要是能把黄浦江的水引到这里,就可以用水车里的水浇田了。”
正在这时,站出来一位虎背熊腰的黑脸大汉,他说:“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保管一夜工夫就开好。”
“一夜工夫?”大家都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甚至还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就随他去吧。
第二天早晨,农民们奔到田里一看,啊呀!果然,一条清澈的河流从黄浦江分出来,灌溉了几千亩良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那黑脸大汉原来是汉朝大将军霍光显灵。他带领子孙开河灌田,解救了这场灾难。
于是,人们就修筑了城隍庙,将霍光将军的神像供在大殿。而那条河则被称为新开河。此后,上海城隍庙在上海居民中的影响不断扩大,上海城隍庙的宗教节日成为了上海城市全体居民的节日。“家家自有蓝呢轿,个个争穿红绉裙。妆出新年新气象,烧香邑庙去纷纷”是上海县竹枝词中描写居民去城隍庙烧香的壮观景象。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内居民家中十室九空,居民全部在城隍娘娘圣诞(三月二十八),上海城隍庙内包括庙附近的商家全部张灯结彩,为城隍神欢庆圣诞。很高兴哦in个为您服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