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个“更”字。“更”只是说那个更重要,并不是说就不去学习知识或者不塑造人格。
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塑造人格更重要。因为知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都可以积累知识;但是人格的塑造是有一个最佳时期的,而大学正是塑造人格的最佳时期,所以我觉得塑造人格更重要。
随便说说吧。。。主要看现场发挥的,千万别被对方带着跑啊
自由辩
1以能为先更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凭借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手段,能者入选。以能为先,操作性强,时效性好。若以诚信为先。试问哪个老总能在第一时间就准确判断出来谁有诚信谁没诚信呢?
2失业者失业是说明他们的诚信不如别人还是他们的能力没人家好呢?
3唐太宗也有弑君之嫌,宋太祖也有谋逆之过,但他们都是旷古明君。弑君谋逆怎么能算是有德呢,可事实是他们名流千古,瑕也成瑜。
4受过教育的人,品德大多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之上,才能是道德的前提,无才何来德。
5我方不是说诚信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不能因为是少数而放弃了我们的主流,即大学生成才能力更重要.
6高考考的就是我们的知识能力啊!请对方辩友面对现实吧,不要以点盖面,更不要脱离现实来纸上谈兵了!我们双方靠的是什么在这里辩论,也是辩论的能力啊!
7我方一直重申,我们没有把德完全否决,我方说的是能力对能力的作用更大,而诚信只能是促使才能更好发挥的辅助剂。所以要以能力为先,同时又不能完全放弃对诚信的考察。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切事物都系于灵魂,如果要使灵魂是善的,那就都系于智慧。”那是因为任何行为只有受到知识的指导才有可能是善的。只有具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做善的事。而中国古人也说,知书达理,“知书”才能“达理”。东西方的智者英雄所见略同。可见,这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事实。
社会的进步首先是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先导,而非空洞虚无的道德的推动。一定意义上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大家想想看,推动物质文明的是什么?在人类历史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人类的智慧还是所谓的仁义道德?
选拔人才以诚信为主,使得有瑕疵的天才郁郁乎不得入选,无法施展胸中才略,貌似白璧无瑕的庸才身居高位,施施然横行于世。岂不是会更加促使人才的流失吗?
在辩论中,你们就安静听对方队友辩论,而且其中肯定会举出许多例子来论证,其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逻辑漏洞。 一个真正的辩论高手,要做的不是不停地举例论证,因为辩论题没有一个是可以证明哪方完全正确的,而是去发现对方语言思维漏洞,在他们时间不多了的时候,把所有漏洞全部揭露出来 ,在这期间,你方肯定也会有逻辑漏洞,但是对方已经没有时间提出了 根据哲学中波普的证伪主义,一个反例就可以打败无数举例论证 。你只需准备一个反例即可。 谢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忘采纳
你可以从这个方向想:做人,包括方方面面。古代强调做人要有诗书礼义孝,现在倡导做德智体美劳四有新人,学习,增长知识,这在古代是属于做人要求中的诗书,在现在则属于智慧的要求。道德属于做人的礼义孝、现在要求的德....这个思路就是把做人的范围扩大化,无论学的什么,都是属于做人的。
呃~~~你可以说:“做人是必须的,而不能讲目的做人。”
“做人是必须的,但是学习只能是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生存。”
“在你们学习的课本上,并没有教你们如何在当今这个社会上小心谨慎的做人,学习只是为了开阔我们的视野,就是有教,也只是告诉你们在七八十年代生活的艰苦。”
(呃~~~不好意思,吾乃小学六年级学生,语言可能不通顺,请见谅^-^~~~~~)
1.不学习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2不断学习的人就知道怎么做人了?道德败坏的人,贪污受贿的人,那个不是高学历高水平的人?
3.只知道如何学习,不知道做人的还不是白瞎?就像那些拿着高学历,满腹经纶,可是很多用人单位依然不录取,这是为什么呢?
4.学习是一个必修的课程,做人也是一个必修的课程,现在的学习都是和利益扯上关系的,可是做人不管在何时何地也不会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