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025-04-29 09:56: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浪淘沙(其一)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

2、解释词语(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这里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风簸】大风掀起波浪。【天涯】指极远的地方。【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3、古诗今译: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现在我们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到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4、景物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该词描写了浪和沙的砥砺和亲吻,但是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至纯境界,为了理想,多受点苦是必要的。比喻作者坚韧不拔,经历丰富,开朗豁达的情怀。

5、解释词语(2):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回答2: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回答3:

淘沙(其一)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
2、解释词语(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这里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风簸】大风掀起波浪。【天涯】指极远的地方。【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3、古诗今译: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波涛滚滚,巨大的水势如同来自天涯。现在我们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到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4、景物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该词描写了浪和沙的砥砺和亲吻,但是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至纯境界,为了理想,多受点苦是必要的。比喻作者坚韧不拔,经历丰富,开朗豁达的情怀。
5、解释词语(2):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回答于 2014-02-26
赞同17
浪淘沙其一中心思想
浪淘沙的中心思想是让人们知道世事是变化无常的。原诗九曲黄河万...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广告
浪淘沙其一的写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的写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九首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广告
《浪淘沙》这首古诗从哪些方面描写景象的?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这个是刘禹锡的《浪淘沙》,写的是秋天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八月”是大潮时节,所以一旦涨潮,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两句通过涨潮的形态和声响,把涨潮之势描绘得惊心动魄.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但它所卷起的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由此可见潮水的巨大威力和能量.四句诗,分别写涨潮和退潮,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两种景境不同,角度各异,但却相辅相成,使描写对象更为生动、丰满、多姿.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百度网友afe0333
30点赞9889浏览
更多专家
浪淘沙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浪淘沙整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1.〈浪淘沙〉,若是诗名,应是刘禹锡之作,但其以〈浪淘沙〉为名之诗,不只一首,而是一组,九首。故提问说「整首」不知是哪一首?〈〉2.〈浪淘沙〉,也是宋词词牌的名称。而每个词牌的内容,就是这阕词有几句?每个句子的平仄格式;在地哪些句子的句末字必须押韵。很像现代流行歌曲的「曲谱」部分。〈浪淘沙〉这个词牌的格式,如下:(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附注:有()符号处,可平可仄。所以,用〈浪淘沙〉词牌填词的,或许是:南唐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清代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3.总结:提问的若是诗,需确定是第几首。若是词,需提供词的第一句

回答4:

一分钟了解《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回答5:

浪淘沙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种景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