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制度问题

2025-04-24 15:09: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唐初,会试由尚书省吏部考功郎中(正五品上)主持,后又改为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主持。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与考生发生冲突,朝廷以为郎官位秩低、资望轻,难平科事,于是改由尚书省礼部侍郎(正四品下)主持。从此,科举由礼部主持并被后世沿袭。

2、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还有贡士将无法取得进士头衔。但是,宋朝时有一个叫张元的贡士,因为屡次殿试落选而投靠西夏反攻宋国,这件事发生后,宋朝皇帝就取消了殿试筛选制度。于是,凡是经过会试考试关的,都是进士。不过,进士排名也就由此盛起。

回答2:

是不是吏部太忙礼部太闲?
我想可能是人类进步了读书人多了,所以阔招了。 ..就排名了。..大家都有个本科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