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兔子的文言文

2025-02-24 05:33: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韩非子—《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华秋匿兔》

原文:
华秋,汲郡临河人也。幼丧父,事母以孝闻。家贫,佣赁为养。其母卒,秋发尽脱落,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有人欲助之者,秋辄拜而止之。大业初调狐皮,郡县大猎,有一兔人逐之,奔入秋庐中,匿秋睐下。猎人至庐,异而免之。自尔,此兔常宿庐中,驯其左右,郡县嘉其孝感,具以状闻。降使劳问,而表其门闾。后群盗起,常往来庐之左右,咸相诫曰:“勿犯孝子乡。”赖秋全者甚众。

译文:
华秋是汲郡临河人,小时候父亲死了,服侍母亲以孝闻名。家里很贫穷,用做佣人租赁来养母亲。他的母亲患了很严重的病,华秋的容貌憔悴苍白,头发和鬓发立刻变了颜色,州中的邻里都互相感叹认为这件事很奇怪。直到母亲死了之后,就不在吃美味和沐浴,头发都落下了头也秃了。在坟墓旁边建造了一个草庐,亲自把土覆盖在坟上,有的人想要帮助他,华秋立刻跪拜是他停止帮助。大业初年,需要狐皮,郡县大肆狩猎。有一只兔,人们在追赶它,兔子奔到华秋的草庐中,躲藏在华秋的脚下。猎人来到草庐所在的地方,奇怪从而放过了兔子。从此以后这只兔子常常来到草庐中睡觉,华秋驯服兔子,让它常伴左右。郡县嘉奖华秋的孝顺和善良,都发布了公告让大家学习。隋炀帝派了使臣来慰问和表扬,帮他修葺了草庐门面。后来盗贼层出不穷,常常来到草庐的四周,都相互告诫说“不要去冒犯孝子。”各位乡亲依赖华秋而没有被偷盗的很多。

回答2:

守株待兔。

回答3:

《聊斋志异》里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