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治疗包括以下个方面? (1)除病因及一般治疗 ①如疑由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或咽炎而引起的银屑病或使银屑病复发、加剧者,宜用抗菌疗法控制感染。②如疑患者的精神因素与银屑病有关,则应在治疗中加上心理疗法、镇静剂或静脉封闭疗法等。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一般应勤沐浴,但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皮损不宜用力擦洗。④饮食方面应注意少吃牛羊肉,多吃些鱼类。⑤治疗中应注意去除病因,内服药、外用药合并应用的联合疗法,但又切忌滥治。 (2)外用药物 ①水杨酸:常用3%~5%软膏或乙醇(酒精)溶液,初用时浓度宜低。应注意局部刺激及全身吸收中毒的副作用。②煤焦油: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及抑制DNA合成的作用,临床上有止痒、消炎等作用。常用2%~10%软膏或溶液或洗剂。如联合应用紫外线及沐浴,则可显著增加疗效。③蒽林:一般用0.1%~1%软膏。如在软膏中增加水杨酸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则可增加其疗效。也可用蒽林软膏外用。联合应用紫外线,可增加其疗效。④芥子气软膏或氮芥酊外用。⑤喜树碱外用。⑥维生素D类外用药物。⑦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3)内服药物 ①抗生素或抗菌疗法。②维A酸疗法。③环孢菌素疗法。④封闭疗法。⑤其他维生素疗法。⑥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应作为银屑病的常规疗法,但对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银屑病可考虑选用。⑦其他免疫疗法。⑧中医中药等。 (4)物理疗法 包括紫外线和沐浴疗法等。 链球菌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或其他部位感染与链球菌超抗原对银屑病的关系已被人们确认。目前又有人提出银屑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超抗原的关系。这些为银屑病的抗菌治疗有效提供了理论依据。抗菌治疗一般用于新发的点滴状或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特别是发疹前有明显咽喉疼痛或“感冒”史的患者,当然对一些慢性、病期在数年以上,皮损复发或突然症状加重之前常有“感冒”或咽喉疼痛史者也可选用。 抗菌疗法一般可肌肉注射青霉素14天,亦可内服青霉素,500毫克,每日4次,共10~14天;或口服红霉素10~14天。有人推荐在青霉素或红霉素疗程的后5天加服利福平。但亦有人认为加利福平者疗效并不增加;口服青霉素10天,随后用氯洁霉素150毫克,每日4次,用10天,如此共用4个疗程以上;亦有人用头孢拉啶 10~14天等。 我们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把银屑病的抗菌疗法延伸开来介绍一下,也包括除细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或可称谓抗微生物治疗,有人认为银屑病的四肢伸侧皮损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并介绍上述青霉素、红霉素疗法;银屑病的皱襞部位皮损为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介绍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治疗,但我们认为阿莫西林容易引起严重的药物疹,应慎用。有人提出银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建议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有人认为银屑病伴肋骨软骨炎、糖尿病,或皮损包括掌跖鳞屑性红斑及剧痒者与白念珠菌(一种真菌)的移生或感染有关,用酮康唑或氟康唑治疗。有人认为银屑病症状的广泛加剧可与卵圆糠秕孢子菌、肠道酵母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有关,以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银屑病皮损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腋窝及胸部和背部中央,与卵圆糠秕孢子菌有关),发于尿布区(阴股部、臀部,与念珠菌有关),饮酒后银屑病加重(因损伤肝脏的肝巨噬细胞,而不能很好防护抵抗释放到循环中的内毒素)等。此外,有人已用口服酮康唑(抗真菌药)治疗银屑病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酮康唑内服15天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损害,为此,应用时一般不要超过10~12天;有人用甲哨唑(来滴灵),可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和滴虫治疗急性发作的斑块状银屑病而有效。 维A酸是维生素A的类似物。人们已注意到维生素A对银屑病有一定的疗效。在维A酸中:其第一代产品有全反式维A酸及13-顺维A酸,全反式维A酸(维A酸)可外用治疗银屑病,13-顺维A酸(异维A酸)可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但两者疗效都不太理想。维A酸的第二代产品中有阿维A酯(又称依曲替酯或体卡松)及阿维A酸(又称依曲替酸或新体卡松),这两种药均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而且疗效肯定。第三代产品有芳香维A酸、阿达帕林及他扎罗坦,芳香维A酸主要内服于治疗银屑病,阿达帕林外用治疗痤疮,他扎罗坦外用治疗银屑病和痤疮。 目前主要用第二代维A酸银屑病。阿维A酯和阿维A酸均有调节银屑病患者角朊细胞正常分化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各型重症银屑病,对脓疱型银屑病比对慢性斑块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更有效,但在症状控制后需维持量治疗,且价格昂贵。阿维A酯不良反应较多,阿维A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于育龄妇女,而两者疗效差不多,所以目前市场上已倾向于用阿维A酸替代阿维A酯。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