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词来解释,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字译:阿,无;耨多罗,上;三藐,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三个词:无上,最高级的,无边的;正等,非假非欠;正觉,真实的觉悟。
注意全是音译,分三个词。佛教中佛之名十,其一就是正遍知,意思是具有真正的无边的知识,与假知识的“迷”不同,与有所知有所不知不同,相当于上帝的无所不知。也就是佛的境界。发心、发愿心,可以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可以说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果你说:“我想成佛”,就是发心,就是求果。因为你心中本有佛性,就像儒家说的良知,所以一旦良知发现,就求做好人,求作圣贤,在佛教,就是发心。所谓正知,可分为知与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上逻辑上你理解佛的内涵与意义,二是心灵与身体中你体验到佛的快乐(感觉),这样就是正知正觉。知包含觉,觉重在悟,只会背诵佛经只是野狐禅乃至葛藤禅而已。因为古人觉得无法用汉语直译,所以才译音的,我的解释只是过渡,你多读经书,自然有理解有体会了。真正理解透彻之时,不需要解释了。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Anuttara-samyak-sa&mdotabv;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可译为“无上正遍知”,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