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加入功能微生物,如放线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解磷解钾细菌等。
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的一类,有机肥在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和分解,可以是自然发酵也可以是添加人工菌种干预发酵,达到充分分解充分杀菌的目的。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6、经过科学的管理,可使种植的农作物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用肥标准“A级”或“AA级”。
常见的比较好的生物有机肥有:黄腐植酸、腐植酸钾、果美多等。
生物有机肥的优点
1、营养元素齐全
富含非常丰富的有机质和多功能性微生物,不仅有利于提高作物产品品质,还能对作物生长起到调理和保健的作用,增加产品产量。
2、可通过改善作物根际的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既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能为作物根际提供刺激作物生长的代谢产物。
大大的抑制了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且里面的功能性微生物会为作物根际提供刺激作物生长的代谢产物。
3、可以促进化肥利用,提升化肥利用率。
4、相比精制有机肥,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使得作物不烧根、不烂苗、并极少带有病原菌。
5、养分含量高,更有利于保存养分。
6、无明显异味、臭味。
7、生物有机肥完全腐熟,虫卵死亡率非常高,并且施用方便,均匀。
生物菌肥分三类: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其执行标准分别为:NY/T798-2015、GB20287-2006和NY884-2012。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固定转化空气中不能利用的分子态氮为化合态氮,解析土壤中不能利用的化合态磷、钾为可利用态的磷、钾;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酸等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品质;通过有益微生物在根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多糖,与植物分泌的粘液及矿物胶体、有机胶体相结合,形成团粒结构,增进土壤蓄肥保水能力。
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改良土壤。改良因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彼此成为共生和增殖关系,控制有害菌的生长并将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发挥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代谢产物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促进和调节作物生长。改良土壤孔隙度、渗透性以及植物成活率,增加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能控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增强作物的抗逆和抗病性,减少连作作物的病害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
生物有机肥的作用:调理土壤,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流失和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危害,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都能大幅度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果品色泽鲜艳,果头整齐,成熟度集中,瓜类农产品含糖量和维生素含量提高,口感好,提高售价。改良农艺性状,使作物茎杆粗壮,叶色深绿,开花提前,做果率高,果实好,上市时间早。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作物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控制花叶病、黑胫病和炭疽病等,同时增强了作物对较差环境的综合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