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高字是指天空。
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
气象学上采用的候平均气温的秋季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 ,低于10℃时秋季结束(平均气温:同一天内0时、6时、12时、18时四个时间段的温度平均值),进入冬季。
总体特征:
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秋高气爽,这个词语是对秋天天气的一种形容。从往往会表达出人的内心是比较舒服,舒畅的。秋高气爽就是指秋天的时候芸看着比较大的或者是比较少,这样就显得天空是比较高比较高的空气流通也比较畅通的,而且空气也是非常的干净,闻起来比较舒服,令人呼吸比较舒畅。所以说也感到非常的爽快。往往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天是比较舒服的一个季节。
这里的“高”指的是天空高远。秋天的大气纯净,空气清新。大气中的尘埃杂质微粒少,大气透明度高,天空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的比例明显增多,故而天空更蓝、更高远。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