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的自我财富,是我给我本人和亲人买了足够的人寿保险。”关于有钱人与保险的关系,华人首富李嘉诚早年曾这么说过。
区别于普通人追求保障中兼有收益,高资产人群更注重的是“把资产平安地传承下去”及“隔离风险”,在寿险业浸淫长达16年的平安人寿保险代理人吴学军说。吴是延续15年的MDRT(百万圆桌会议)会员,还曾是安全人寿全国代理人中业绩第一,已卖出的寿险保单保额达2.5亿元。
假如用保险将自我与家庭财富从企业财富中有用隔离,树立起三者间的防火墙,就能完成财富保全,防止“一损俱损”。
吴学军建议,企业家要树立自我资产平安账户。“欧洲有名的\"433规律\"理财规律是,假设你有1000万资产,400万经商,300万做家庭资产,别的300万就要为自我资产树立账户。这就是你绝对平安的资产。”
“分红险+信托”设计
在保全资产上,寿险的确分外重要。平安人寿代理人、国际认证财政规划师(RFC)史军说,他的一位客户宋呈(假名)曾要拿出2000万元买保险。史军劝他不要买趸交,而是分红三年期购置。
宋呈想给两个儿子一人留1000万现金,提出有三个必需知足的要求:一是安全,二是他们夫妻俩活着时可以用,等过世后孩子可以用;三是,每年按期给,而不是一次性给孩子。
固然宋但愿一次性投2000万,假如纯买分红险一大笔投进来宋无法取得利息,并不划算。所以,史军建议他购置一款三年期缴分红险产物,先用一局部资金购置安全信托的产品。这样,宋呈的本金最终可多出相当于10%的收益。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首笔670万用于交纳第一期分红险保费,余下1330万的一半各买了两个投资于基础建设的信托产品,一个一年期,一个两年期。这两笔信托到期后,再分别交纳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分红险保费。“仅此一项,就给客户添加了100多万的收益。在他55岁到80岁之间,每年都将有70万元的现金收入增补养老。
一旦宋呈身故,这笔钱会由两个孩子持续领取,每人每年可领取35万做为应对日常生活的现金流规划。当两个孩子60岁时,每人还可以一次性领取1000万元做为养老金,这笔钱就能有效应用于宋呈自己和孩子两代人的生涯。
吴学军提到,高端客户更注重安全地留住、传承这笔钱,使其平安增值,隔离风险,所以他们较多地购置养老险和后代的储蓄型保险。
与私家银行分歧,寿险代理人与这些高端人群的关系更为持久和结实。以宋呈为例,除了前述分红险,5年前他在史军手里已买足了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
财富传承有两种中心作用:保全和隔离。在这面,司法付与人寿保险“私有资产”以非凡功用。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则:“任何单元和个人不得不合法干涉保险人实行补偿或许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许受益人获得保险金的权益”;《公司法》规则,“人寿保单不归入破产债务”;《个人所得税法》中关于遗产税的条目也明白规则,“保险不需求交纳个人所得税且不允许随意质押”。